盧家在年前的這幾天,把家裡的兩頭大肥豬都宰了。
讓盧昌中回來一趟,拉走了半剌豬肉絆子,給老丈人家送去。
結婚前,姑娘就不來家裡過春節了。
一九八六年二月八日,除夕。
今天是大年三十。
中午的時候,盧昌中就趕了回來。
也帶回來些年貨。
無外乎就是帶魚、凍梨、糖塊瓜子。
盧家喜氣洋洋。
一家四口裡外全新。
這是這麼些年來,第一次全家過年都穿新衣新鞋。
盧昌華對過年放鞭炮已經沒有什麼興趣了,可大哥還是覺得要放幾掛,應應景。
盧昌華就去供銷社買了幾掛小鞭。
這年頭的鞭炮是以一百響的小鞭為主。
大鞭還不是主流。
所謂大鞭就是一千響的,在小掛鞭中間穿插著麻雷子。
一點燃就是“噼噼啪啪,冬~~~噼噼啪啪,冬~~~”
二踢腳也是孩子們喜歡的大炮。
有些孩子不會放,經常拿反。
大拇指粗細的紅紙大炮,炮捻子在底下。
正確的燃放方法是,把有捻子的這面坐在地上。
點燃之後,“冬~~~嗒~~~”
二踢腳從地上直入雲霄,在空中再次爆炸。
這種大炮比較貴,一般人家捨不得多買,過年能買四五個都算是大方的。
孩子們也特別珍惜,捨不得放。
這都要在大年三十晚上十二點吃餃子的時候,大人說“放跑去吧!”
家裡的孩子才屁顛屁顛的跑去院子裡,把這些珍視的大炮點燃。
望著夜空中炸響的二踢腳,孩子們心裡充滿了喜悅和希望。
大人們聽到院子裡鞭炮炸響,這才端上來餃子。
高喊一聲“吃餃子嘍!”
一家人歡歡喜喜,這年過的才有味!
那會兒,點炮也有說法。
很少有人直接劃火柴點,因為火柴是明火,人與鞭炮的距離太近,容易出危險。
所以,很多人就發明了各種點火方式。
最常見的點火方式是從大人的煙盒裡偷一兩顆香菸,先把煙點上,有的孩子還假模假式的吸上幾口,裝裝小大人,待菸頭起了紅火,這才彈彈菸灰,用菸頭去點炮捻子。
經常是一群孩子圍著,點捻子的小子香菸都掉地上了,也不一定點著嘍。
放跑的現場那叫一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