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旦這天,人們看到最多的廣告不是什麼日用品,而是昌和拖拉機。
一個嶄新的品牌形象在老百姓的心中樹立起來。
那個不畏強權,堅持真理,堅持做高質量產品的昌和拖拉機終於完成了品牌建設。
元旦這天的團拜會上,陳立國很高興的跟大老闆彙報,昌和拖拉機的訂單已經達到了三萬臺,完成了九三年全年任務的50%。
“哈哈,好,好啊!昌和這塊牌子總算是立起來了。”
盧昌華終於放心了。
這幾年,他的心一直是懸著的。
他從一個養魚專業戶,轉型升級成為了拖拉機的製造商,不可謂跨度不大。
這對他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從昌和罐頭髮展到北絨鵝絨服,再到昌和拖拉機。
他一直提心吊膽。
現在,他終於站穩了腳跟,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那些當初看不起他們的廠家,如今給他們做配套都不配。
沉洋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
來自上面的壓力也消散了。
沉洋知道,北寧的支柱就是昌和集團,如果昌和倒了,他也就沒什麼搞頭了。
因此,他頂住壓力也要力保昌和。
這既是為了北寧,也是為了他自己。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電視機裡,隨著音樂的結束,主持人端坐在螢幕前。
“各位觀眾朋友,這裡是每週質量報告,我是主持人小雨。作為小型拖拉機龍頭企業的昌和集團,狠抓質量關,對市場上的假冒產品不手軟……”
電視裡,是一個個庭審鏡頭。
盧昌華抱著盛潔,靠在沙發上,看著電視。
王瑤從廚房裡端出一碗湯來。
“把湯喝了,這是我剛學的。”
“跟咱媽學的?”
“可不嘛,燉著麻煩呢。”
王瑤接過孩子,盧昌華端起碗來,把湯喝了。
“對了,明天回家,你去不去?”
“我就不去了,年底決算了,忙。”
“行,我回去一趟。”
說起來,盧昌華回老家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水庫北山也沒時間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