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用拖拉機需要一車多用。
不僅可以在田間作業,還能掛上後掛車,在公路上跑運輸。
這是現在的農村實際使用情況的要求。
為此,車上配備了氣泵。
在田間作業的時候,輪胎氣壓要降低,在公路跑運輸的時候,輪胎要加氣。
這臺拖拉機是昌和廠最新技術的應用體現。
尤其是全新橡膠“大腳”的出現。
東北墾區的大型聯合收割機的“大腳”,都是鐵製或者鋼製鏈軌,成三角形。
自重大,還容易陷車,效果有限。
你想啊,東方紅拖拉機都陷進去了,你收割機換上拖拉機的大腳,不照樣陷車嗎?!
而昌和廠設計的橡膠大腳,完全打破了傳統。
它不需要換輪子,而是在輪胎外加掛橡膠大腳。
就是給輪胎穿上一雙大鞋。
為了研發這雙鞋,陳立國和謝爾蓋頭髮都愁白了。
大家都知道,橡膠很軟,要耐磨需要新增其他耐磨材料。
還需要有襯骨,否則根本無法做出橡膠鏈軌來。
有好幾次他們都提出,乾脆就用鋼鐵的,這樣也簡單。
可盧昌華就是不同意。
主要的原因,盧昌華多次跟他們說了。
一個是減輕自重,一個是減少大腳鏈軌間的間隙,使橡膠大腳可以排除稀泥,增加動力輸出。
最後還是盧昌華出了一個主意。
能不能每塊橡膠鏈軌裡增添鋼骨,用這樣的方式增加它們的支撐度。
他們和輪胎廠家聯合設計研發,終於做出了一套橡膠大腳。
這套大腳直接套在輪胎上。
在80公分寬胎的基礎上,在兩側各增加了20公分。
形成了一個120公分的超寬大腳。
整車組裝完成後,進行了實際測試。
在過載的情況下,18馬力的輪式拖拉機動力輸出優異,透過性極強。
在冰雪路面上更是附著力強悍。
省裡專家看到了樣車,都很驚訝。
一輛小小的四輪拖拉機,被昌和廠玩出了花樣。
可以說根本不輸於國外的先進拖拉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