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261章物是人非 (1 / 5)

一九九一年九月十號。

北寧馬上就要迎來金秋。

田地裡翻滾著金色的麥浪。

豆田裡的大豆依然綠意盎然,隨風搖曳。

而在北寧的鐵南區,一片機器轟鳴,人聲鼎沸。

臨時搭建的簡易棚下,堆積著如山的木箱。

上面寫著俄文。

這些都是從哈巴羅夫斯克拆回來的機器裝置。

每一顆螺絲都沒放過。

北寧市府的領導們這些天嘴都沒閉上過。

黑省的領導也是三天兩頭的跑來視察。

胡大貴、吳霞和謝爾蓋三人組成了建設領導小組。

謝爾蓋負責技術,吳霞負責接待領導,胡大貴統籌。

反正,沒有盧昌華啥事。

倒不是他不想管,而是他不太懂,就讓明白人去操心吧。

在昌和拖拉機廠的附近,連續建設幾家配套廠子。

北寧市府二話不說,直接搬遷了幾家小廠,把一些居民也牽走。

按照蘇俄原模原樣的復建工廠。

建築工人有上萬人,日夜不停的施工。

就是要搶在入冬前,把廠房建好。

外國專家樓也建了二十多棟。

現在能來中國的都是技術員和工程師。

一般的技術工人就不要了。

經過一年的培養,工人已經成長起來。

那些機加車間玩機床的工人,也出師了。

現在老毛子終於老實了。

以前用技術拿把的勁兒也沒了。

若金老老實實的跟著帶徒弟。

為了給拖拉機廠做好社會服務。

市府專門在鐵南設立了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的完整教育體系。

抽調優秀教師從事教學工作。

為了吸引優秀人才。

盧昌華還給這些老師提供補助。

根據老師的成績,每月補助從100到1000元不等。

還提供住房。

就問你,這待遇你來不來吧?!

昌和集團的子弟優選入學,這是政府的規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