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餘,就這麼過去了,沒什麼驚喜,也沒什麼憂患。
孫堅,忙著穩固剛剛到手的政權,在各個階層慢慢的替換著之前王睿安排下的人手,在不傷筋動骨的情況下,讓長沙兵及齊郡公廨內,再也沒有了一個外人!
這也是未統一時的悲哀,當權者不信任非自己提拔上來的手下,即便他再有才華。
而長沙軍軍力則在孫堅鋪滿了‘自己人’的情況下,經過了許久的訓練了,再一次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首先,孫堅拿出了所有錢投入到軍備之中,將馬鞍、馬鐙裝備齊整,而後又專門組建了一個五千人的鉤鐮隊,專門用來對付騎兵。緊接著開始緊鑼密鼓的鍛造兵器,刀、槍、箭矢在加緊打造中分發向荊州各地。
與此同時,荊州四姓也在擁有更多便利的情況下,為孫堅賺取了大量金銀!
龐氏一族貢獻了銅錢三百五十萬,這是他們販賣紅磚之後分與孫堅的利潤;蔡氏一族,七百萬!這裡邊包括了水泥、酒、鹽等等;馬氏、蒯氏則略遜一籌,可那也有足足五百五十萬,其中綾錦一項就為他們賺取了四百萬的利潤。
至於早就被孫堅明令禁止的酒,蔡氏則是在荊州之外建酒窖釀造的,這裡就有龐統的主意。龐統到襄陽後,和蔡氏族人接觸頗多,慢慢開始瞭解到了他們的生意構造,當看明白了酒這東西的潛力,立即給孫堅寫信,指明酒可是好東西,既能亂敵之定力,又能消耗敵人的糧食,既然侯爺不讓在荊州造,為什麼不乾脆放權,讓四姓之人去外地弄呢?
孫堅一看,大喜過望,抬手就給蔡瑁放權,蔡瑁立即著手安排人直奔揚州,緊接著蒯氏派人入蜀,偌大的生意便算是支起來了。而綾錦則完全不同,這東西讓蒯越弄成了衝擊低端市場的普通貨物,衝擊著各大中心地帶的百姓容忍度。
比如,洛陽。
自打董卓從長安逃竄回洛陽,這座幾乎被遺忘了的都城就再次開始熱鬧了起來,百姓也在瘋漲。有人,自然就有攀比,當人們看見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購入綾錦後,視覺效果竟然和蜀錦差不多,就已經沒人買蜀錦了,這年月誰不願意把錢換成糧食呢?
如此一來,蒯越賺了一個盆滿缽滿,和馬家順勢還席捲了潁川、汝南等地,生意好的不得了。
總而言之,荊州透過各式各樣的商品,正在從全國各地攝取大量五銖錢,而這些錢,又被孫堅投入到了軍費上、收購糧食上,大把大把的花了出去。荊州,正如同一隻吸血的螞蟥般在這片土地上默不作聲的壯大著,等待著發出聲威的一天的到來。
慢慢的,冬日來了,年,快要到了。
孫權正蝸居在嶽麓如愚公移山般緩慢成長著,這一年,他足足長了半頭,也強壯了許多,乾的事也不少,在嶽麓學院第一期竣工的尾聲,他終於靠著自制的飼料,養肥了足足百頭豬,儘管這些豬還不夠日子出欄,可看上去卻十分喜人。
除此之外,在第一場雪落下之前,難民終於全都搬進了房屋之中,難民營已經全部拆除,這五十萬老幼齊動手的局面,總算是換來了河邊的一溜溜房屋,和一座沒有城牆的城市。
“二公子,該盤算建城牆了吧?”
魏勳陪著孫權到河邊閒逛時,提醒著說了一句。
在他的固有印象中,沒有城牆護著,心裡就是不踏實,如今這五十萬人的城鎮也初具規模,的確是時候該建城牆了。
“不急。”
孫權琢磨著回應了一句:“眼下中原大戰還沒有結束,如果有人能從荊州之外打到嶽麓來,就憑咱們也頂不住,有沒有城牆一樣。”
他說的不是沒有道理,若是連兵強馬壯的孫堅都讓人擊敗了,他們這些連身體都沒滋補過來的難民能怎麼辦?
更何況建造城牆可未必就比建一座城省錢,他現在最缺的就是錢!
“那,書院建成後,孩子們上學的事,是不是也該定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