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鑽研了二十多年的技藝,在省城的大平臺上依然未能獲得認可。王繼屬多少有些灰心。也者實想不通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王繼屬出生在通渭縣北城鄉一個小村子的木匠世家,但自己從沒有認真學習過木匠手藝。爺爺、父親去世以後,王繼屬迫於生計,去蘭州個集體所有制的小子打工,才憑著腦海裡爺爺、父親做木匠的記憶做起了傢俱。
小板凳、小飯桌這些簡單的產品針對的人群是蘭州的退休老幹部。這是合作化時代,中國還沒有發達的商品市場。有穩定收人的退休老幹部是消費的主體,但是他們習慣了“摳門”過日子。王繼屬打工掙的錢不足以餬口,老領導同情他,給縣裡打電話,縣裡給生產隊打招呼,“不要扣發王繼屬的糧”。生產隊長十分詫異王繼屬一個山裡娃的“容量”怎麼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