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莊子的故事> 第987章 對生命的感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87章 對生命的感悟 (1 / 2)

人死了是不可能復生了,所以!哭也是沒有用的。

莊子在《養生主》中也講了這方面的事,是從“老子死”這件事說起的。在《至樂》篇中,再用“鼓盆而歌”這個故事來說生死。

人死了親人哭,莊子和道家都認為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過分地悲傷,就是自己給自己的一種刑罰。莊子與道家認為,這是“天之刑罰”,無法避免。

但是!作為道家,作為一個看透世事和明白事理的人,一般也就在失去親人的時候,痛哭一會兒。之後!就不再過分地悲傷。因為!理智告訴他們,悲傷是沒有用的。悲傷和哭泣是不能讓死者死而復生,只會給自己帶來悲痛的心情,影響將來的生活。

我們還是要面對我們面臨的生活。

莊子和道家都不是無情地,不是不讓別人哭泣的!而是!我們要理智地面對。

妻子死了,莊子也痛哭了一會兒。老子死後,前去弔唁的秦失,也一樣哭了幾聲。要是沒有感情的話,要是個冷血動物的話,莊子就不會哭的。秦失也一樣,不僅不會哭,更不會去弔唁的。

所以說!莊子和道家都是有情的,都是性情中人。只是!他們更理智一些。

再則!從道家學說理論的角度來講,生命只是一個過程而已。人的生命與萬物的生命一樣,都只是一次生命的過程,都是要死的。

惠施責備莊子,不應該“鼓盆而歌”,說的也是合情合理的。他是後來弔唁的,他並不知道莊子哭過。

莊子對於惠施的責備,並不計較。反而!藉助這個機會,給惠施講道。

講道!是莊子一生的事業。

在宋剔成時期,由於迫於宋剔成的威壓,發了“四個永遠”的誓,才沒有再公開講道的。到了宋偃宋康王時期,宋康王繼續對莊子進行打擊,也讓他無法正常講道。

不能公開講道,但他一直堅持秘密講道。只要有機會,他就藉機講道。

在宋剔成和宋康王的打壓下,莊子不僅僅是被動地那樣,不敢公開講道。其實!他是有辦法離開宋國,去周遊列國講道的。他可以把妻子兒女都安排到某個沒有人知道的地方去隱居、隱姓埋名,然後!他一樣可以去講道的。

可是!他並沒有那樣做!

他覺得!體驗生活、體驗人生,有了真實地生活感受,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道家學說。

沒有經歷就沒有切身感受,就無法更好地體悟道家學說的精奧。

當年師父楊朱就明確地告訴莊子,說他對於很多方面都無法理解,並不是因為他笨。而是!人生體驗太少。

沒有人生體驗,你就無法理解某些很淺顯地道理。

莊子告訴惠施,說他哭過。但是!他並沒有一直哭。因為!理智告訴他,就是他哭死了也哭不活賣兒。所以!哭是沒有用的,只會徒增傷悲,自找刑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