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莊子的故事> 第390章 莊子眼中的孔夫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90章 莊子眼中的孔夫子

莊子認為,男女相悅結合而生養子女後代,子女長大後贍養、照顧爹孃、長輩,是人道。

可是!有人打破了這個格局,不遵守人道。他們只顧男女身體上的愉悅,而根本不撫養子女後代。相反!還以為子女後代的到來是累贅。他們不知道自己來自何處,不贍養爹孃、不照顧長輩,也一樣認為爹孃、長輩是個累贅,他們只顧自己。

他們做父母的時候,覺得子女後代是累贅。而當他們當年做兒女的時候,卻又認為父母長輩養育子女後代是應該地。

莊子(道家)認為,這種人打破了人道,都是另類,都是該死的。儘管!他們是我們的父母長輩,或者是我們的子女後代。或者他們是我們的兄弟姐妹,或者是我們身邊的人。我們雖然不能把他們怎樣,把他們殺死,但我們可以選擇不理睬。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莊子奉勸大家,不要被儒家的那一套仁義給束縛了,也不要被當時的君王律法給束縛了,更不要被別人的說教給束縛了。在生存面臨,怎麼讓自己生存下去,那就是律法。不影響別人的生存,不被別人影響了你的生存,那就是律法!

當某些人不遵守人道的時候,當太多地人不遵守人道的時候,社會就亂了,人類社會就會重返到了野獸一樣地生活。這個時候,仁義禮教是不起作用的。所以!我們要把所有束縛、影響我們生存的律法、道德,都統統地拋棄。我們就重返野獸般地生活,強者生存、智者生存、幸運者生存。弱者、弱智者,都將成為歷史的炮灰,成為文明程序中的犧牲品。

“……我們道家,也要學孔夫子!但是!”莊子話鋒一轉,繼續說道:“我們要學習孔夫子的堅守,而不是要學習他所傳授的那一套儒家學說理論!”

莊子尊重孔夫子的人格和他的堅守信念的精神,但不推崇儒家那一套學說!

在講解道家學說的時候,難免會提及一下其他學說門派。提及一下墨家、儒家、法家和兵家,等諸子百家,並用來作以比較。

“我們要學習孔夫子和他的弟子,他們的堅守,而不是他們的儒家理論。儒家的理論,只適合在盛世時期,採用國家權力,去強行推廣、普及給廣大民眾,而不適合在亂世!在當今亂世,生存才是人們的律法。怎樣讓自己活下去,才是律法。

在這個亂世中,格局打破了,大家都不遵守律法、禮數了,如果我們還去教導別人去遵守,那就是在坑別人!在欺騙別人!那就是讓別人接受律法、禮數的束縛。那就是讓別人不能自由、靈活變通地生活。

無論是在亂世時期,還是在太平盛世時期,社會永遠都存在著陰暗的一面。只是在太平盛世時期,社會的陰暗面相對來說少一些,而在亂世時期,陰暗面相對來說多一些。

社會永遠都有陰暗面,這是不爭地事實!

所以說!無論是在亂世,還是在太平盛世,我們都要以生存為律法。以不影響他人的生存、不被他人影響自己的生存,為律法。只有這樣,才符合人道,人類生存之道!”

莊子尊重孔夫子的人格、敬佩孔夫子堅守信念的精神,但不推崇儒家那一套學說!認為儒家學說只能用在盛世,用來普及廣大民眾。在太平盛世的時期,以國家權力為手段,進行普及推廣是可行地。而在亂世,推廣儒學,或者以國家權力為手段去進行普及推廣,那就是在害人。

莊子認為在亂世時期,生存就是律法!不影響別人的生存,不被別人影響了你的生存,那就是律法!

總之!莊子對孔夫子的人格,還是尊重的。特別是對孔夫子的堅守信念的精神,是很推崇的。認為道家也要像孔夫子那樣,堅守信念,做到:不影響別人的生存,也不被別人影響了你的生存。

還有!莊子對儒學也不是持全盤否定地態度。他認為,儒學在盛世時期,是可以推廣使用的。因為!人類確實需要一個具體地行為準則。

認為儒學是治德之學,而不是治世之學,更不是生存之學。認為法家以法治國,是值得推崇的。認為應該“以法治國、以儒治德、以道治心。”

認為社會是由個體的人組合而成的,要想治理好社會,就必須先治理好個體的人。

如何治理個人?莊子認為,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不是用明文規定來規範就可以的。也不是用這個標準、那個標準來衡量,就可以的。而主要看一個人的人心。明文規定、道德規範,這標準那標準什麼地,別人都可以裝,都可以迎合、規避。別人可以表面上遵循,而內心裡根本不遵循。

所以!這個衡量標準那個衡量標準,都沒有用。只有我們與這個人長期接觸,才知道他是個什麼東西。

所以!不管你以國家權力還是以個人的名義,你要求別人如何如何,都是行不通的,都是在束縛別人。只有別人自願遵守,才是也效果。

所以!國家律法、禮數等等這規定那規定,都是束縛老實人的枷鎖。對於壞人、對於腦袋好使的人,根本不管用。對於壞人、腦袋好使的人來說,你有律法、道德規範也沒有用,對他們有利他們就遵循;對於他們不利,他們是絕對會想辦法規避的。

莊子認為,孔夫子的人格魅力不是因為他的學識,不是因為他懂得周禮而推廣周禮。不是他推行他的那一套“仁義”理論,也不是他整理了六藝,更不是他教授了許多弟子。而是!他的堅守!

作為萬世師表,他一直遵循著他的那一套儒家的“仁義”理論,他的做人原則!

只有先正己,才能有資格去說別人,去教導別人!所以!莊子對孔夫子的人格大為讚賞。

不過?莊子覺得,也太不會變通了。生存才是硬道理,如何能夠讓自己更好地生存下去,不丟性命,完成這一次人生使命,活著才是硬道理。

只有我們活著,我們才能感受到一切。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