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快到卯時了,您還是休息會吧。再過一個半時辰您該前往皇城主持元宵會試了。”
百花巷盡頭的一座府邸中,一位年老的僕人剛剛將那支快燃盡的蠟燭跟換掉。看著伏在案前的中年男子,輕輕的提醒了一句。
“福伯,這種事情你讓其他人來就行了。你年紀已高,就不要隨我一同熬夜了。”中年男子抬起頭來,接過福伯手中的熱毛巾,擦了擦臉道。
“多些大人,這人老了,總想做點什麼。忙了大半輩子了。閒不住。”福伯和祥的笑了笑,輕輕的走了出去。
屋內的書架上整齊的擺放著諸多書籍。而案前的卷宗更是堆積如山。擺放在男子面前的是一張今日大理寺初試的試卷。試卷上的名字赫然寫著——李復。
“師兄啊師兄,你十五年了,你還是放不下嗎?”男子看著卷子上字裡行間的透露出的氣息,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
正月十五,元宵佳節,這一日的東都比昨日熱鬧太多,萬千民眾湧上街頭,不光是喜迎元宵佳節,今日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會試。
清晨十分,東都下了一場小雨,寒冷的氣息也未能阻擋住東都民眾那山呼海嘯般的熱情。
一輛輛懸掛著學子監標誌的馬車,從承天門進入大明宮中。進過層層的檢查,終於來到今年元宵會試的目的地——含光殿。
含光殿由一主兩副三座宮殿組成,西側是文試的朝陽殿,東側是武試的武曲殿。中間的那座主殿則是三年一次朝試殿考的含光殿。
含光殿前的廣場兩側,身著紅色盔甲的龍武衛林立,守備森嚴。
在大殿八十一階的神道前,是一名名面無表情的學子監的大儒,默得等待。
“各位學子,請按照文武雙試的順序站立在神道兩側,文試學子請跟隨學子監的大人進入朝陽殿中。武試的學子跟隨謝統領進入武曲殿下的走廊內稍作休息………
待文試閉後,舉行武試選拔。“
一位禮部的大人站了出來,大聲的宣讀著此次元宵會試的規則
遠的,李復看到皇城的東北方,駐立一座燈火通明的大殿。隔得遠遠,都能感覺到一陣陣熱浪襲來。
元宵會試乃是大唐最重要的盛典之一。大唐人皇則會在會試之後,頒發御榜,昭告天下。且,每年元宵會試的前三名皇室皆會派出賞賜,以茲鼓勵。
這僅僅是其中之一的好處,最令人期待的則是元宵會試之後,根據會試中的名次可以選擇進入東都的六大學府。從而參加三年一次的朝試,踏上仕途之路。
“今年元宵會試由太宰與太保大人評審,
奪得前三甲者,人皇陛下將從皇家御庫中,挑選皇室聖物已鼓勵天下學子,勤修苦學
各位學子,各憑本事吧。“
就在快要開始前,大明宮方向來了一位公公,在禮部尚書的耳邊低語片刻,可以清晰的看到,禮部尚書的臉上一絲震驚之色閃過。看來今年皇室賞賜要比往年豐盛了許多,連禮部尚書也始料未及。
聲音一落,大殿前的學子皆眾學子面面相望,都非常驚訝。
在大唐這些年來舉辦的元宵會試中,向來都是由禮部依人皇的名義給每年的三甲分發獎品,從未聽聞過皇室從皇家的御庫中選取獎品。
不少學子開始摩拳擦掌,雀雀欲試。對於皇室的獎勵,很是期望。
“文試學子們,請吧。”
學子監的大儒也從震驚中反應了過來,在他的印象中,皇室從聖後時期開始,就已經不曾參與元宵會試中去,怎麼今年人皇陛下有了興趣了?
話音剛落,文試的學子跟隨者學子監的大儒進入了朝陽殿中。
李復經過楊子虛身旁時,兩人對視了一眼,彼此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要拿到名次,我在武曲殿中等你。”
“放心吧。”
…………………………
進入朝陽殿中,不在是昨日在大理寺的模樣,而是三排巨大的紅色帷幔將整間朝陽殿分割成三塊區域。
第一塊區域內擺放了將近百塊棋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