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道:“我先前已經知曉,”接著道:“我醒來之後,與那人一見傾心,便向那人訴說來此遭遇。他見我手持圖畫,言道此乃至寶,告知我圖畫來歷明細,又指點我三日道法,留下一本寶典,飄然離去。我未知那人姓名住處,遍尋不至,後來才知那人乃是鬼谷子,”看看姬宗,又道:“說來你我還有些淵源”。
姬宗感慨道:“當真造化弄人。”
老者接著道:“我拿到圖畫,本欲回南疆焚燬祭奠孩兒,經鬼谷先生指點迷津,念頭已消,便在山中住了下來,自此朝夕練功,又得圖畫相助,三年之期,自覺神功已成,便下山去了”。
姬宗道:“老先生功力高深,可喜可賀”。
老者道:“下山之後,我途經衛國邊界一處村莊,正逢瘟疫,全村人盡皆死光,巡視之下,只得一名少年喘息,任是命大,亦是染疾,命在須臾,我便醫治了他,他舉目無親,我尋思膝下無子,此人孤苦無依,便收他為義子,此後教他武功,伴我左右”。
姬宗道:“便是外面那男子了吧?”
老者道:“正是,他叫魔方,今年十九歲”。
姬宗道:“好一個俊俏男兒,年少有為”。想自己亦是這個年歲下山,現在卻衰老不堪,黯然不已。
老者道:“尊師曾算我壽命,能活五十五年,我今年正好五十五歲。五個月前,我始知大限已至,卻留戀人世,欲逆天改命,便魂遊地府,亂判陰陽,雖活至現在,卻惹惱了陰間閻王,禍及孫女,噬她之血,陰靈附身,至今悔恨不已”。
姬宗道:“竟是這樣”。
老者道:“我這些時日已經想通了,生亦何歡,死亦何哀,我已是朽邁之人,便是此刻死去在所不惜,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只是獨子已去,惟獨孫女世上孤苦伶仃,是我惟一牽掛,這才硬撐至今。”接著道:“數月來,我們爺孫三人一路漂泊,尋覓治療之法,直至一個月前,在安陽城中趕巧碰到你,深知山河中有寶物靈草,便引你上鉤,機緣巧合之下,你果真進得其中,此後便在此地一直等待先生,幸得先生攜萬年人參歸來”。
姬宗終於弄清楚事情來龍去脈,事已至此,徒勞無益,只是問道:“當日眾目睽睽之下,您亮出圖畫,不怕歹人搶奪”?
老者道:“小女當時已病入膏肓,情勢所逼,再者歹人不來則已,膽敢出現定叫他有去無回,也好報殺子之仇”。
姬宗道:“您既懂醫術,為何不親自替她療傷,非要到山河社稷圖中找尋藥草”?
老者道:“我懂得淺薄醫術,南疆之人皆會,尋常病情自然可以醫治,只是小女之病情太過邪祟,非得陽剛藥草療養,再得法力輔助方可驅走陰魔”。又道:“先生之病卻又是一種情況,剛好相反,只怕承受不住烈猛仙丹,須得慢慢調理靜養”。
姬宗道:“老先生言之有理,妙法高深”。
老者嘆道:“我雖懂醫術,救得了旁人,卻救不得孫女,還要陷先生危難之中去找尋仙物,當真諷刺”。
姬宗道:“老先生無需自責,在下既得二人參子,絕不會對小女孩袖手旁觀”。
老者道:“若得先生慷慨相助,小老兒萬死莫辭”。便彎腰去拜姬宗。
姬宗忙扶住老者,勸道:“老先生不必如此,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
此時魔方也已做好飯菜端了上來,姬宗看時,有紅燒魚肉、燜炒活鹿、茄子筍乾、滋補參湯,老者道:“難為姬先生聽老兒絮叨半天,想必已然飢餓,只是飯菜太過寒酸,幾位將就用些吧”!
姬宗忙道:“老先生太客氣了,山野之中享用如此豐盛菜餚,當真盛情款待”。
那老者轉頭問男子道:“家中可否還有酒水,快取出來給先生飲用”。
魔方難為情道:“趕巧沒有了,明日弟子到城中買些來”。
老者道:“沒有美酒如何能行,你便現在去搞些回來”。
姬宗阻道:“現在天色已晚,況且此去城中甚遠,不必奔波了,無需為小事掛懷”。
老者道:“即然這樣,萬分抱歉,那就改天再一同暢飲吧”,招呼眾人坐下,道:“先生嚐嚐味道如何”?
姬宗夾塊魚肉入口,只感味鮮肉美,讚道:“令徒當真好手藝,此魚口感細膩,香滑酥脆,在下第一次吃到如此美味燒魚”。
老者笑道:“小徒學藝不精,先生見笑了,大家食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