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豫州朝歌> 第十四章:葉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四章:葉雕 (2 / 2)

老師傅說樹葉要經過精挑細選,然後,要把精心挑選的樹葉經過揉制、修剪、錘壓、浸泡、晾曬、削脈、研磨、熨燙、漂白等60多道工序,方可進行葉面上的雕刻。雕刻的時候就不會出現因為葉脈的原因導致的紋路開裂,亦或者是葉子太過驚脆,下刀稍重葉子破洞,那這片葉子也就廢了。

精心挑選的樹葉在經過這60多道工序後,加上繪畫、微刻、剪紙、書法、篆刻等工藝,歷時3至4個月的時間才能製成可觀賞和收藏的葉雕作品。這種精心製作的葉雕作品,薄如蟬翼,色澤自然,耐酸、鹼、潮溼,具有葉黃而不脆,筋絡彎曲而不斷。

既然是雕刻,刀法則是創作葉雕作品的基礎,是用來刻畫線條,表現主題的工具,只有熟練的掌握和運用行刀方法,才能雕刻出精美的作品。

雕刻時也很有講究,要按照“先裡後外、先難後易”的原則進行。雕刻時要還要靈活運用行刀方法與技巧,做到下刀有力、走刀流暢圓活,不能刻斷任何一根線條,否則就會影響作品的質量。

再來說說這60道工序中的取材、浸泡、晾曬和削脈這幾個比較簡單的手序吧。

取材秋季成熟的自然落葉,經手工在落葉上精雕細琢,成就精美的圖案。

這也是為什麼我看到的作品都是枯黃色的葉子,而我使用的卻是新鮮葉子,這兩者差距也太大了。

浸泡:採集回來的葉片需要用丙酸鈣藥液進行柔化和防腐處理。首先,將10克丙酸鈣放入23千克清水中,攪拌均勻,配製成藥液備用。而後,把採集回來的葉片先用清水清洗乾淨,清洗的過程中要將捲曲的葉片展開,注意動作要輕緩,避免損傷葉片。

將洗乾淨的葉片,放入丙酸鈣溶液中浸泡2小時就可以了,注意浸泡時,也必須把葉片整理舒展。如果浸泡時間過短,就達不到防腐、防蟲的目的;浸泡時間也不能過長,否則容易造成顏色脫落,甚至泡壞葉片,影響未來作品質量,實踐證陰,浸泡時間一般不要超過3個小時。

晾曬:接下來將浸泡好的葉片撈出,處理平整,再進行晾曬。具體方法是:先在把廢報紙鋪放在陰涼處,而後,把葉片放在報紙上,晾至沒有水珠後,小心的把它收起來,然後就可以進行削脈處理了。

這個晾曬和前面講到的“泥泥狗”晾曬工藝差不多,都是在陰涼地方陰乾,而不是直接放在太陽底下曬乾水分,因為葉子和泥土一樣,打溼後遇到陽光曬乾就會很容易開裂變脆。也就沒辦法再繼續下一道工序了。

削脈:為方便雕刻應對各種型別的葉片進行削脈處理。方法是:用刻刀把葉片上凸起的葉脈削平,葉柄部分也要削成與葉片薄厚基本一致,削葉脈時注意運刀要輕緩、平穩,避免削透葉片。削完葉脈後,再將葉片擺放在報紙上,每擺上一層葉片,上面再放一層報紙,葉片擺放完畢後,還要在上面壓上一塊厚玻璃板,這樣既可以吸乾水分又能壓平葉片。

接著進行後續工序,等把60道工序都成功過了一遍之後,那這個葉子就可以用來進行雕刻了。

可以直接在葉面上繪畫,即把葉片做底布用、此應屬美術範疇。

還可以利用特定工藝脫去除葉肉,成為網狀葉片,然後繪上圖案,工藝較簡單,但畫面有一種透陰和朦朧感,形式新穎別具一格。

剛剛看到的岳母刺字就屬於去除葉肉這種。

第三種雕刻手法就是用葉脈作底紋,保留圖案部分的葉肉,其餘部分處理成網狀,象帖在葉狀絲網上的剪紙(葉,突出了葉脈獨有的生命力和自然藝術性。尤其是映光觀賞、紋理細膩效果非常好,但製作工藝較複雜,需經過長時期的揣摩與研究方能掌握其製作技法。。

這些葉雕不只是一件藝術品,有些葉雕整體是鏤空的,所以會被拿來當做底片,上面塗滿顏料印在紙上,也是別有另一番風味。

瞭解完葉雕後,我沒做多餘的停留,我想把葉雕老師傅送我的見面了帶回去給我那個倔強頑固的老頭看看,專業的事還待專業的人來,讓他死了畫小豬佩奇的心。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