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輕輕扶額。
倭寇的狂妄嘲諷,他感到不悅。
但是他更想說的是。
後人,大可不必偏聽偏信,也大可不必自卑。
他可是清晰的記得後世武器的精度資料。
“東風41”射程達到了14000公里,打擊精度小於100米。
這精度,與圓珠筆鋼珠1‰毫米級別相比,無疑是天壤之別。
而且,僅僅幾條引導墨水的溝槽,有什麼厲害的。
錢氏彈道,不是才是無法超越的存在嗎?
一顆小小的鋼珠,哪會比造“東風41”還難?
......
【華夏無奈,於是讓太原鋼鐵廠挑了一條最小的生產線開工造小鋼珠。】
【然後太鋼緊急請出了太爺爺級的老爐子,改吧改吧就上崗了。】
【哪知這一煉,直接讓太鋼被同行笑話了半輩子。】
【因為就算是老古董,這一爐也足足煉出了60噸小鋼珠,相當於全球10年的需求量。】
......
嬴政臉上一副果然如我所料的神情。
他的猜想,真的沒錯。
連最老式的爐子,最小的生產線,一爐就能煉出60噸小鋼珠!
華夏後世鋼的產量,果然驚人!
......
【太鋼硬是將國際價格11萬每噸打到了萬每噸,而且其產品質量還遠超同行。】
【此舉不用說國內,直接將世界範圍內的市場份額全部佔據。】
【三大巨頭直接幹倒了倆,氣得人家直接告到了世界貿易組織,指控太鋼傾銷。】
【好好好,沒賺錢不說,還吃了幾十個國際官司。】
【這下太鋼可被同行笑話慘了。】
【事到如今,那一爐子煉出來的鋼珠都還沒有賣完。】
【太鋼,不嘻嘻。】
此時,彈幕彈出。
“所以那堆用不完的小鋼珠,現在成美甲材料了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