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的大部分古人都有些疑惑。
他們也不太懂為何華夏要對性別做出限制。
他們只好繼續看向天幕。
而隱約猜到華夏這樣做的原因的古人,此時都格外沉默。
......
【我華夏文明延續幾千年,而這其中戰火蔓延的歲月更是佔了多數。】
【這漫長的戰亂動盪,讓我們積累了足夠多的救災經驗。】
【有華夏網友直接道出了人性的真相。】
【“芙蓉肌理烹生香,乳作餛飩人爭嘗。”】
......
各朝的讀書人秒懂這句詩的意思,他們此時只覺得遍體生寒。
如此優美的詩句,卻飽含著森冷的寒意。
面板好的女人,烹製的肉香氣四溢。
**的肉做成餛飩,人們爭相品嚐。
這是吃人的詩句啊!
而這又不僅僅是詩句,更是真實的場景!
華夏古代饑荒頻發,最悲慘時“人相食”。
這就是人吃人的場景!
......
【不要質疑華夏幾千年中積累的戰亂天災的經驗。】
【在曾經的災荒年間,朝廷在賑災時,會讓家裡的女性或者未成年來領救濟糧。】
【而朝廷每次只發幾頓的口糧,那麼成年的青壯年為了下頓有飯吃,就會留下讓她們能夠活著的食物。】
【這樣的做法儘可能的挽留更多弱者的生命。】
【因為有000年的歷史,所以華夏把人性看得明明白白。】
此時,彈幕彈出。
“這是多麼痛苦的經驗。”
“我們的歷史很長,經歷的苦難太多,所以我們懂得。”
“就是小孩去領,不然領不到,不然小孩就當菜吃了。”
“這是智慧呀,為了下一次,他們會保留女性生存下來。”
“我還以為是害怕青壯年搶糧,沒想到真相這麼殘忍。”
“所以我一個老師總是說,遇到了問題和不確定的事情,翻一翻我們的史書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