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現在可不知道,前一世的他,後半輩子一直在和瓦剌較勁,自己更是死在了北伐的路上。
就連他的曾孫子,都曾到瓦剌留學,在交了幾十萬人的學費後,獲得後世讚頌的稱號——大明戰神,瓦剌留學生。
如今的瓦剌,早被西征的部隊打到更北的草原,成了徹底的遊牧民族。
按理說,既然都被打那麼遠了,大明暫時也沒收拾他們的**,老老實實待著不就好了?
這就不得不提及,另一個來朝貢的國度——奧斯曼帝國。
不過,現在說他是個帝國,明顯有點高估他了。
現在奧斯曼的國王,叫巴耶塞特一世,他爹是穆拉德一世。
約翰帶著英國崛起後,這次學精了。
在參與討伐奧斯曼的十字軍東征前,他就做好了坐山觀虎鬥的準備。
他在暗中對穆拉德一世丟擲橄欖枝,販賣武器,換取資源。
對於這種好事,穆拉德一世自然來者不拒。
1396年,即洪武二十九年。
就在老朱忙著考察自家倆孫子,心中為王朝繼承人斟酌的時候。
在歐洲,奧斯曼與匈牙利、波蘭軍隊以及英、法騎士組成的十字軍,共10萬多人會戰於尼科堡。
這一仗,英國人出工不出力,擺明了坐山觀虎鬥,消耗彼此的實力。
暗中還給盟軍使絆子,給對方提供武器,奧斯曼自然大獲全勝,戰後俘虜了一萬多騎士。
此後,歐洲聯軍實力大挫折,元氣大傷。
反觀穆拉德一世的野心開始膨脹,對西歐繼續虎視眈眈。
可還沒等到他動手,東邊的帖木兒汗國,驟然不宣而戰,對他發起進攻。
本來奧斯曼也不懼帖木兒汗國,但穆拉德一世卻在這個時候病逝,接替他的是兒子巴耶塞特一世。
面對帖木兒大軍的入侵,最好的辦法是議和避戰,休養生息,穩定地方,尋機報復。
巴耶塞特卻很頭鐵,在不瞭解對方底細的情況下,悍然率大軍東征。
帖木兒軍隊有14萬人,巴耶塞特有8萬5千多&bp;人,雙方陳兵於安卡拉,準備展開決戰。
可就在這個時候,他的盟友英國佬,卻忽然狠狠背刺他一刀!
為了完成對大明的圍剿,繼續借道西域攻大明,約翰與帖木兒私下達成交易,給他們提供了大量的火器。
這下,就輪到巴耶塞特懵逼了。
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的他,找到約翰質問,問他為什麼要出賣盟友。
當時約翰早跑去了大明,哪有功夫理他?
時任大英最高指揮,首相拉文.希拉爾傲慢的回覆他:“你我之間只是交易,你給我錢,我給你提供武器,就是這麼簡單。”
“奧斯曼是這樣,帖木兒汗國也是這樣,你我不是盟友,這只是一場生意。”
不過顯然,在拉文的眼中,這不僅僅是一場生意那麼簡單。
就在巴耶塞特和帖木兒對峙的時候,英軍聯同數個國家,對奧斯曼悍然出兵,趁機報仇!
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腹背皆敵的巴耶塞特才明白,自己已經是他們眼中的一塊肉。
到了這個時候,想要繼續帶著國家和子民活下去,他需要一個強大的盟友,而那個盟友,就是大明。
原因無他,最近這些年,大明對外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而那位不可一世的約翰王,也曾敗在大明一位名將的手上。
這樣強大的一個國家,巴耶塞特想盡一切辦法都要結交。
得知大明那位新上任的皇帝,即將迎接新年,巴耶塞特二話不說,趕緊命人備上最重的厚禮,派使者前來朝拜。
他給使者的任務是,就算與大明達不成盟友,至少也要從他們手中獲取武器,來對抗外敵的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