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覺得還是咱李大管家有文化,伸出大拇哥點了個贊,狂呼666,便這麼定了下來。
自此以後,朝會遂不呼萬歲,而是改用韓國公那套贊呼之詞。
拜禮畢。
本來今日大朝,只是接受朝臣和使者的贊和,不議正事。
在山呼海喝的贊禮結束後,朱棣卻忽然命人宣旨。
竟然是封賞。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亂以武。
而軍帥戎將實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干城也。
乃能文武兼全,出力報效詎可泯其績而不嘉之以寵命乎....
大將軍朱能,勤王護駕,守備太平,勘功以國....”
隨著旨意頒下,臺下的群臣也慢慢聽明白了,這是給張玉、朱能、丘福幾個貨封爵呢。
這些人自燕王潛邸時就跟在身邊,在靖難時更是立下大功,封賞也不奇怪。
果然,幾人的爵位很快就出來了。
張玉,榮國公,加太子太傅;
朱能,成國公,加太子太傅;
丘福,淇國公,加太子太傅;
最後是姚廣孝,擔任僧錄司左善世,再加太子少師。
至於功勞最大的蘇謹,卻沒有任何旨意。
幾乎所有和蘇謹不對頭的官員,都忍不住開始幸災樂禍。
你當了兩部尚書又能咋滴?
就算你能活一百歲,也總有幹不動,乖乖退下來的時候吧?
無公無爵,如何傳承百年?
到時候,不過過街老鼠耳,還不是任人拿捏?
甚至有人已經開始揣測聖意,是不是蘇謹功高震主,已經被聖上忌憚?
若自己趁著牆倒之時,輕輕推上那麼一把...
嘖嘖,美滋滋。
有幾頭貨已經在肚子裡開始打腹稿,用什麼罪名彈劾蘇謹好呢?
是欺君罔上,還是目無法紀,暴虐欺民呢?
還是貪墨受賄,枉縱枉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