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離開御書房後,臉色陰沉的往東宮走去。
剛剛走到門口,就看到黃子澄正在東宮門口等著他。
“見過殿下。”
“原來是黃師傅,您在此處是在等我?”
“正是。”
“快快請進。”
黃子澄是東宮太子伴讀,同時還是翰林編纂,朱允炆一直都以師傅相稱。
來到朱允炆的書房,朱允炆立即屏退左右:“黃師傅,最近也不知怎麼了,皇爺爺偏心的很。”
“噓!”
黃子澄開啟窗看了一眼外面,見左右無人才鬆了口氣。
將門窗再次關嚴,一臉嚴肅的看著朱允炆:“殿下,現乃關鍵之時,此話萬萬不可亂講,以防隔牆有耳!”
“師傅教訓的是,本宮記下了。”
黃子澄微微一笑:“朝中的事老夫已經聽說了,知道殿下心中焦急,才特來東宮等候。”
“哦?”朱允炆有些意興闌珊:“可惜佈局了這麼久,皇爺爺卻一味偏心那蘇謹,乃至功敗垂成,唉!”
“無妨。”
黃子澄笑笑:“殿下難道忘了,那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之志?”
“那又如何?”
朱允炆有些意興闌珊:“黃師傅你總是教我要隱忍,可本宮今年已十六了!”
皇子皇孫到了十六,就要‘開府’,也就是俗稱的封王。
朱允炆今年開始就極其的焦躁。
若是皇爺爺一個不痛快,直接給自己封個王,豈不是徹底與皇權失之交臂?
如今距離年底越來越近,朱允炆不禁有些擔憂。
“殿下勿慮”,黃子澄卻不擔心:“殿下,陛下若真要將你封王,又豈會帶你一直在身邊學政?”
“可我那三弟不也在學嗎?按照祖制,我這身份...唉,倘若真有那麼一天,我又該何去何從?”
朱允熥的異軍突起,確實讓朱允炆黨頗為頭疼。
尤其是他身後還有一個蘇謹,屢立奇功,朱允熥的位置似乎越來越穩了。
“此事...臣還需回去與其他同僚商議,但萬不可操之過急。”
“對了,殿下,剛剛您與陛下在御書房說了什麼?”
按理說,一個臣子敢打聽皇孫與皇帝的奏對,已經和找死沒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