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年歲,朱允炆先取過了信。
他看完之後,沒覺得有什麼特別的。
朱允熞一個小孩子說的話,皇爺爺何必那麼當真?
尤其是上面說的內容,無非是泉州的一些瑣事。
“炆兒,讓熥兒看信,你先說說。”
朱允炆有些莫名其妙,只能硬著頭皮回道:
“皇爺爺,孫兒閱信之後,只覺得熞兒確實長大了,信中所言,對皇爺爺頗有思念之情。”
老朱笑笑:“還有呢?”
“這...”
朱允炆只想撓頭,為了應付過關,實在沒辦法,只好替蘇謹也說了兩句好話:
“孫兒觀信中之內容,蘇大人在泉州確實頗有作為,尤其是在恢復百姓生計一事上,頗有建樹。”
“沒了?”
“嗯,沒了。”
老朱不置可否,此時朱允熥也剛好看完了信,對著他笑道:
“熥兒說說吧。”
朱允熥看完信後,只覺得和寫給自己那封信不說相近吧,幾乎一模一樣啊!
朱允熥不是傻子,他自然覺察到老朱開始忌憚,他和蘇謹私交甚篤。
所以最近他已經很少給蘇謹寫信了。
可當他看到朱允熞的來信時,總覺得大哥在暗示自己什麼。
如今看到朱元璋的信,頓時恍然大悟,同時暗暗感動:
“大哥雖在泉州之遠,依舊心心念唸的幫自己出政績,大哥對我真好!”
但在老朱身邊,他早已養成不動聲色的習慣:
“回阿爺的話,看完熞兒的來信,孫兒倒是頗有些感觸。”
“哦?”
老朱來了興趣:“說說看,不要怕說錯,就當咱們爺孫閒聊。”
“是。”
朱允熥捋清思路,緩緩開口:
“阿爺,自去年開封、青州、徐州等各地遭災後,許多流民湧向京城。”
“而後雖然蘇大人解決了生計和工作的問題,但是京城地少,別說百姓,就算官員居住也是大不易。”
老朱點點頭:“所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