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襄陽與南京十七
濟爾哈朗其實並沒有看著城下的夏軍士卒收拾殘局的樣子。
這樣的事情,他已經看多了。
他只不過是思慮太多,想出來透透氣而已。他忽然聽到身後有腳步聲傳來。一個將領上前,在濟爾哈朗身後躬身說道:“王爺。”
濟爾哈朗轉過頭來,說道:“尼堪啊?叫我王叔吧。”
尼堪說道:“多謝王叔。”
尼堪是諸英的兒子,按愛新覺羅家族之中的輩分,也該叫濟爾哈朗一聲叔叔。不要看他們兩人年紀差不多,甚至看起來。尼堪比濟爾哈朗還嫌老幾分。
“你是來勸我退兵的?”濟爾哈朗說道。
尼堪聽了,低聲說道:“王叔英明,今日之戰,僅僅是一個開始,繼續下去也不是一個了局,還請王叔早下決斷。”
濟爾哈朗嘆息一聲說道:“我撤容易,但是張軒卻騰出手來了,江南的局勢會怎麼樣?我就不知道了。”
濟爾哈朗在擔心多鐸。也擔心,撤走之後,張軒就能順流而下,影響江南戰局。
尼堪說道:“王叔多慮了,且不說十王征戰多年,經驗豐富,而今的局面他自己能應付下來。鄭家小兒,雖然來勢洶洶,在我看來,虛的很,不過一戰就能平定下來。”
濟爾哈朗說道:“我大清一統天下的大敵,是鄭氏,而是張軒。所以我才想引張軒頓兵於此。好牽制他的兵力,讓他什麼也做不了。”
尼堪說道:“王叔英明。不過以侄兒之見,王叔想到有一些差了。”
“哦,”濟爾哈朗看著尼堪,說道:“差在哪裡?”
諸英違逆老奴,被處死。故而尼堪雖然是愛新覺羅家族的人,但是卻沒有一絲傲氣,就好像是一尋常老將軍一樣,躬身說道:“如何,才能牽制張軒的兵力,在於樊城嗎?不,在於王叔。”
濟爾哈朗聽了,尼堪的話,心中好像突然一亮,只是這種光亮,好像蒙了一層窗戶紙。一時間看不真切到底是什麼,他不動聲色,不置可否的說道:“說下去。”
“喳。”尼堪先答應一聲,隨即說道:“樊城不過一彈丸之城,一小城而已。”
“能有什麼用?而今之所以牽制住南蠻大軍,並非樊城之功,而是王叔在此。”
“故而,那麼不佔據樊城,只要王叔所部主力在此,張軒就不得不引大軍在此。與王叔鎮守南陽,還是鎮守樊城其實並沒有太大關係。所以王叔最應該做的是,保全大軍,而不是限大軍於危局之中。”
“而今南蠻已經圍三缺一,而一旦樊城被包圍,王爺覺得,後方可有能有多少援軍?”
濟爾哈朗聽了之後,苦笑說道:“大概是沒有吧。”
倒不是多爾袞太過偏向多鐸,而且清軍兵力十分緊張。
這一次大舉南征,與傾國之戰,也差不多了。而今的後方,除卻北京,與遼東留守軍隊,還是有九邊防範蒙古的漢軍之外,幾乎沒有一兵一卒了。幾乎空城了。
如果不是多爾袞之前已經大規模殺戮一遍。民間不敢對抗官府了。否則北方局勢不會如此穩定。
但是即便再穩定,也不能遮掩,清軍的兵力運用到了極限,即便濟爾哈朗被困在此,後方大機率也不會有人來救的。
“既然如此,王叔更應該保重身體。只要王叔大軍在此。張軒之軍,決計不敢擅自撤離。也能達到王叔牽制賊人的目的。”尼堪說道:“還請王叔三思之。”
濟爾哈朗沉吟了一會兒,覺得尼堪所的對。他轉過頭來說:“好。只是南蠻虎視眈眈,我們能輕易撤走嗎?”
尼堪說道:“王叔,我們在野戰之上,我們從上到下,他們都不是我們的對手。既然如此何懼之有。到時候在戰場之上,還不是我們說了算。”
“好。”濟爾哈朗說道:“就按你說的辦。三日之後,我們大舉撤退,我到要看看,這些賊人,到底有幾分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