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洪承疇定策
多爾袞雖然催得急,但是洪承疇來的卻很慢。
等洪承疇來到攝政王府的時候,已經過了大半個時辰了。
多爾袞見了洪承疇說道:“洪先生怎麼來到如此遲?”
洪承疇是一個閒職,在國史院之中。國史院地位幾乎等於大明的翰林院。距離攝政王府並不是太遠,如果洪承疇接到命令之後,飛速趕來,是用不了這麼長的時間。
洪承疇說道:“臣為朝廷大臣,當有大臣體。攝政王相召,如果當街狂奔,未免驚動朝野人心。恐不利於攝政王。”
多爾袞聽了,頓時高看了洪承疇一眼。
洪承疇算的很準,多爾袞急召他過來。定然是出了極需洪承疇來解決的事情。洪承疇必須表現出不一樣的地方,才能讓多爾袞看重。
多爾袞見多了,溜鬚拍馬的降臣。就吃洪承疇這樣的作風,言語之間,又恭敬了幾分,說道:“洪先生,南朝有變,卻不知道先生有何教我?”
隨即將多鐸的來信交給洪承疇。
洪承疇看了之中,臉上波瀾不驚,就好像是看一封尋常問候的家書而已。他放下書信之後,說道:“恭喜攝政王,賀喜攝政王。”
“喜從何來?”多爾袞微微皺眉說道。
“這一個一戰滅了南朝的機會。”洪承疇說道。
多爾袞聽了之後,心中先是一愣。頓時感覺有些道理。心中暗道:“的確,如果此戰大勝,能俘獲南朝皇帝,的確是一個一戰滅國的機會。”
夏朝立國才幾年了,內裡看似安定,其實人心尚沒有歸順,也就是說。羅玉龍一旦有失,最有可能的是南朝土崩瓦解。只是南朝絕非小視,氣勢洶洶的攻來,勝了有這麼多的好處。
但是能不能勝?多爾袞卻沒有一點把握。
如果不能勝,恐怕關內所有的土地都不能保全了。
多爾袞的毛病就是過於聰明,堅韌不足。面對這個訊息,內心之中不免有些思慮過重了。
洪承疇見多爾袞不能釋懷,說道:“國朝起兵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可,雖然南下以來,數次退兵,卻也是非戰之罪。對八旗精銳來說,寧於南朝野戰,也不願意攻城。”
“而今,南朝舍卻地利而來,欲與八旗會獵中原,豈不是正是八旗用武之地。南朝皇帝更是御駕親征。將南朝命門交給國朝之手。”
“這不是天賜良機,什麼是天賜良機。”
多爾袞嘆息一聲,說道:“洪先生說的對,但是南朝皇帝找機會,找的太好了。而今三王將兵在外。可用兵馬不過京畿三四萬左右。這又該如何應對。”
“王爺繆矣。”洪承疇笑道:“南朝之兵,決計不可驟至。先前南朝準備入川,而今又決定北伐,但是大軍行止豈能朝令夕改?且,南朝江北三鎮,皆為外藩,想要調集外藩之兵,絕非一紙令旨就可以的。”
“這些事情一一做來,最少要一月時間。”
“這一月時間,足以先發制人了。”
多爾袞說道:“先發制人?如果先發制人?”
洪承疇說道:“可令十王留一將總理山東匪徒,先行渡過黃河南下,無須估計城池,就如當初破口之戰一般。洗劫江北。拖延南朝準備速度。”
“實在不行,還有一招。”
洪承疇的眼睛之中,泛出狠毒的目光,說道:“王爺可以下令,十王決黃河。”
多爾袞一聽這話,心中頓時一驚,看洪承疇的目光,又有一些不同,暗道:“漢人的心就是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