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明末求生記> 第一百一十六章 朕何愛一河不愛天下百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六章 朕何愛一河不愛天下百姓 (1 / 2)

第一百一十六章 朕何愛一河,不愛天下百姓

這一番話說出來,不寒而慄的何止張軒一個人。

張家玉臉色蒼白,跪倒在地,說道:“臣誤國家大事,罪該萬死。”

張軒將張家玉攙扶起來,說道;“無妨,此事到底是何等情況,朕不知道,卿也不知道,只有試過之後,才能知道。”

“這不過,是朕一個猜測而已。”

張家玉說道:“即便如此,也是臣考慮不周,即便黃河泥沙不能堆積長江下游河道,但是三水彙集在一起出海,長江下游決口之事,必然頻發,而江南乃是國家錢糧所寄。總要萬全才是。”

“陛下,不修運河,分而治之,實乃高瞻遠矚。”

“只是”

張軒說道:“治水之事,總就要你來做的,有什麼事情,無需吞吞吐吐的,直接說便是了。”

張家玉說道;“只是耗費太過巨大了。”

“臣估算將淮河與黃河分開,就需要重新挖掘一條淮河入海的河道。這粗粗一算,也少說要五百多里。”

“淮河水屢屢成災,這河道也不能太窄。”

“黃河河道也要重新清理才能用。”

“這是兩項大工程了。其餘各地的堤壩,水道的疏浚。都需要費大工夫。”

“朝廷可以支撐嗎?”

張軒聽了一時間沉默了。他不用算,就知道這是令他頭皮發麻的數字。

因為他的計劃說起來好聽,其實本質上,就是重新梳理,乃至重建淮河水系的大工程。

這個工程有多大。

就請看共和國的治理淮河工程就可以了。

九幾年才淮河通海總渠,修建完成。這才算是將淮河治理工程,畫上一句號。那已經是建國之後四十多年了。

中間雖然有反覆,但是淮河治理一直在進行之中。

建國之後,外國人認為中國人絕對做不成的事情之中,就有淮河治理。

可以說共和國建國之後,淮河的局面,與而今張軒面對的淮河局面,有所差異。

共和國淮河體系有各種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黃河決口,也就花園口之事,但是張軒面對的棘手之處,也不下於花園口。

總是總體來說,或許比共和國時期的問題輕鬆一點,是因為最少運河黃河體系,並沒有多糾結三百年,為治水埋下更多的隱患。

但是科技發展的不同,也讓張軒的治水計劃,需要徵召更多的民夫,更多的軍隊。

這是一個讓張軒都感到有些眩

暈的天文數字。

張軒都不是怕花錢,而是朝廷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將精力投在治水之上,那麼北邊的戰事,就根本沒有好精力投入進去了。

“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張軒說道。

張家玉說道:“臣只能大該估算一下,按今年北伐所耗的物資來說,一個北伐是不夠的,兩個北伐大抵夠了。”

張軒說道:“不。還不夠。”

“一不做,二不休。既然下工夫治水,就不要圖省事。這一次治水,不單單要將黃河與淮河各歸各道。也要將兩淮水利給梳理好。”

“兩淮之地,在古代也是天下繁華所在,而今卻一年不勝一年,乃至江南遠勝江北,一江之隔何至於此。”

“蓋因水利之故。”

“淮河一通,河南,兩淮皆為沃土,這一次治水,就是本朝的鄭國渠。”

“即便我一輩子完不成,子孫也要繼續做。”

“張卿,朕現在給你一個反悔的機會。如果你答應下來了,從今天開始,到治水完成之前,朕不準備調你離開兩淮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