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北京之戰的序幕三
曹宗瑜微微搖頭,說道:“大炮不長眼睛,大隊人馬跟著大炮前進,異想天開,等到北京城下的時候,東虜早已重新上城了。”
雖然每一個都在說著與時俱進。
但是時機上,每一個人的知識結構,到三十歲之後,都很少更新了。
曹宗瑜並非不會用炮。他只是沒有賀虎頭用得溜而已,以他的經驗,夏軍火炮準頭雖然不錯,但是那是與清軍比的。
按賀虎頭的說法,根本不行。
一定會有誤傷,甚至誤傷還不會少。
賀虎頭說道:“王爺英明,王爺覺得,東虜初次遭遇這樣的進攻,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讓下一撥人馬登城?”
曹宗瑜立即會意。
仗打到這裡,夏軍的素質受到不少影響,很多軍隊,因為新兵太多了,已經影響到了戰鬥力,總體來說,夏軍大不如前了。
夏軍尚且如此,清軍更不要說了。
傅山此刻就在軍中。
雖然范文程封鎖內外,但並不是說,北京城之中一點訊息都傳不出來的,傅山用盡手段,還是弄清楚這些軍隊的底細。
大抵是徵民為兵,連坐具保而已。
這樣的軍隊,在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又能堅持多久,或者說,在看見前面大軍的慘狀之後,還有積極主動的向上衝?
如此說來,這一支軍隊,無需跟著炮點那麼緊。
但是也不能距離太遠了。
東虜畢竟不是死人。
東虜很多將領都是相當優秀的。這樣的辦法,用過幾次之後,東虜一定會想到反制的辦法。
別的不說,用來掀翻城牆的放崩法,而今東虜就有防備。
地面之上的戰鬥還沒有打響,地下很多地方都已經開始戰鬥了。
他們的戰鬥並不積累,不過是對挖地道而已。
雙方在地下狹長的地道相遇。廝殺雖然慘烈,但是死亡的人數並不多,對曹宗瑜來說,根本是毛毛雨而已。
所以他即便是知道,將城牆炸塌的辦法,在東虜有備的情況之下,應該起不了什麼作用,曹宗瑜依舊派了不少人手挖地道。
那麼僅僅是牽制東虜一部分兵力,也是不錯的。
畢竟清軍即便是舉城皆兵,真正能打的精銳,還是少的。
曹宗瑜沉吟片刻,說道:“這個法子不錯。”
賀虎頭聽了,心中長出一口氣,立即說道:“多謝王爺誇獎,不過這帶領步卒的人選,卻是要一名,智勇雙全之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