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鄭成功無論如何想不明白。
但是不管怎麼不明白。
鄭成功也沒有心思多想了。
就在鄭成功穩定金州衛,鴨綠江一線陣勢之後,南京召鄭成功入京。
此去南京,鄭成功心中也是沒底的。
如果說張軒當初請鄭成功出山,主持朝鮮戰局的時候,鄭成功還有些猶豫,但是而今,他在朝鮮遼東戰局之中,耗費了太多的心力,已經到了不能放棄的地步,他不惜一切代價,都要保住總領朝鮮遼東戰事的權力。
否則這一口氣,他出不了。
鄭成功自己或許沒有發現,其實他對大位的窺視之心,早就慢慢的散去了。
在戰場之上,他越發清楚的知道,夏軍的實力。
或者說不僅僅是夏軍軍力,還想大夏朝廷的實力。
就如牛莊之敗,折軍數萬,丟失武器不知道有多少,但是在短短一個月左右,各種物資人員,就從南京運到了金州衛,或許不能與戰前相比,但是防守卻搓搓有餘了。
這種兵員的補給能力,物資補充能力。
鄭家遠遠不能比的。
鄭家水師大炮雖然多,在千門以上,但是損失百餘門大炮,想要補充,最少要半年,甚至更長時間。清軍北京炮廠遠遠不能與,廣東製造局,南京製造局相比。而滿清八旗的兵員補給,更是笑話一般。
正是深刻認識到這一點,他縱然手握亞洲最強大的水師力量,如果真與南京翻臉的話。縱然能一時間佔上風,但是戰事持續下去,失敗一定是鄭家。
鄭成功來到南京之後,先問了南京輿情如
何。
卻發現,情況與他所想的情況不大一樣。
在他看來,碧蹄館之戰後,樞密院之中,不知道有多少將領看著朝鮮主將的位置。牛莊之敗,比碧蹄館之戰,敗得更慘,怎麼沒有人出頭。反而樞密院中,見鬼一般的寂靜。
樞密院各司主官,都好長時間沒有回家了。連度支部等,從戶部分出來的部,都忙活起來。南京大營,江北大營的將領頻頻入京。
這動向讓他看來有些不明白。
如果說為了奪遼東主將之位,卻有一點動靜太大了,畢竟即便鄭成功丟了遼東主將之位,也不過派一員大將去遼東而已,哪裡能鬧出如此大的動靜,而牛莊之戰後。
南京之中,似乎除卻民間對牛莊之戰有些閒言碎語之外,官方似乎集體失聲了。
讓鄭成功迷惑之極。
鄭成功去見張軒的時候,心中做了很多準備。
只是坐在乾清宮外的長廊之上,等了一個多時辰,等到了掌燈時分,才有了見張軒的機會。
剛剛開始的時候,鄭成功還以為是張軒有意晾他。只是等得時間長了,就發現並非如此。
鄭成功等待的時候,看見樞密院與戶部的官員,來去匆匆,就好像是流水一般,這一個時辰之內,張軒最少見了好幾十個人。
等見了張軒,卻見張軒滿眼通紅,衣服也有些皺了。一看就是熬夜了,甚至熬得時間不短,鄭成功甚至猜測,張軒是不是昨夜一夜都沒有閤眼。
不過,等張軒問起遼東戰事,鄭成功立即將心思收回來,按早就打過數遍的腹稿,一五一十的將牛莊之戰的前後因果,說了出來,並沒有一點隱瞞的地方。因為他知道,他決計是瞞不過張軒了。
張軒聽了之後,點點頭說道:“遼東是東虜老巢,卿能將仗打成這樣,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這一句話,雖然有安慰的意思,但是張軒並沒有覺得他所的是假話。
不管最後牛莊之戰打成了什麼樣子,在此之前,鄭成功收復開城,平壤,金州衛,將控制範圍超過了鴨綠江,將千山以東的沿海地帶都控制在手中,這是大功。
即便牛莊之戰,清軍付出的代價也不小,不說牛莊之戰,清軍與夏軍血戰,殺敵一千,戰損八百,清軍損失決計不少。這樣的大戰,清軍八旗不可能不上場,雖然說起來有些殘酷。
但是張軒寧肯用四萬士卒,換八旗士卒四千戰損。
因為對張軒來說,只有給一點恢復時間,四十萬都損失得起,但是清軍八旗又能損失多少?
牛莊這樣的勝戰,清軍打不了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