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遼東戰事終結
鄭成功回到金州衛城之後,立即下令各部全線收縮。
在遼東半島上的夏軍立即撤退,清軍雖然追趕了,斷後各部打了幾仗,不知道為什麼,就此罷手了。
眼睜睜的看著他們退到了金州衛。
鄭成功清點人馬,各部傷亡過半,最少有四萬士卒折損在牛莊,與遼河之上。
鄭成功徵召朝鮮民夫,在金州衛這一線上修建城堡十餘,直接將遼東半島截斷。
並從水師之中,卸下了不少火炮。
這一道寬十里左右的防線,後面有金州衛支撐,兩邊都是大海,清軍不敢輕易觸犯。
隨後又在大連島上設立屯田所。
將收攬的遼東百姓,全部安置在這裡。
以做長久相持。
同時梁化鳳也退兵,退出連山關,在鴨綠江西岸,安營紮寨。做長久之計。
從鴨綠江到金州衛,千山以東的狹長土地,也為夏軍所佔據。
鄭成功非常擔心,清軍會趁勢進攻。
牛莊之敗,夏軍兵員,武器損失之多,幾乎不可計數,不知道多少建制,只剩下一個架子了,需要從後方徵兵,才能補充完,而跟隨馬三寶抵抗的兩個營,更是成建制的全部陣亡。
沒有一個活下來。
損失之大,不下於碧蹄館之戰。
更不要說火炮了。
最少有百餘門大炮,數以百計的小炮,一兩萬杆火銃,至於冷兵器數量就不用說了,甲冑,糧草都不在計量之中。還有自己戰損的武器數量,足夠廣東製造局忙活幾個月了。
大敗之餘,更是人心惶惶。
不僅僅是士卒心神不定。
很多士卒都已經破膽了。
在牛莊的時候,逼得緊,還顯露不出來,而此刻,很多士卒都不願意繼續作戰了。畢竟以夏軍的兵役制度,這些人很多之前,都是百姓。這樣殘酷的戰事,很多人都不能承受不來。
明末雖然是亂世。
但是總體上來說,北方百姓與南方百姓承受的傷害是不一樣的。
所以相當一批士卒需要更換。
軍官之中,也是人心浮動。
倒不是說,這些軍官承受不住這樣的傷亡。
開國之初,就講武堂的選拔,都是選有戰功計程車卒,也就是說,這些士卒很多都是在死人堆裡爬出來的,牛莊之戰雖然慘,但是比起他們之前打得大戰,如果襄陽之戰,未必慘烈到什麼地
方去。
只是他們人心浮動的,卻是上層將領的人事調動。
事情有再一再二,鄭成功碧蹄館一戰,打得就很糟糕,而今牛莊之戰,打得更是糟糕。幾乎所有軍官都一直認為,此戰之後,遼東必然易帥。甚至要追究牛莊之敗的責任。
馬三寶是張軒愛將,嫡系。在遼東未必沒有監軍的意思。
而今馬三寶戰死,難道他們不該給一個說法嗎?
如此一來,這些將領的心思有一半不在眼前的戰事之上。
士卒匱乏,後勤缺少,人心潰散,面對這樣的情況,鄭成功即便是打起十二分精神,又能如何啊?
鄭成功自忖,如果這個時候,清軍進攻的。他固然覺得金州衛這裡可以稱作固若金湯,但是鴨綠江以西這一片地方,卻有些立足不穩,很容易清軍拿下來,切斷金州衛與鴨綠江之間的陸地聯絡。
只是清軍居然沒有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