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牛莊之戰六
高階軍官就不用說了,凡是封爵的軍官,一般都兩京賜第,當然這裡兩京是指武昌與南京。
具體的說,是南京為多。
高階軍官戰死的話,自然有子弟襲爵,朝廷會培養長大,將來有能力的話,在軍中定然有一席之地,即便沒有能力,也能當一個富貴閒人。而中級軍官大多也都成家立業了。
只要上過講武堂的軍官,宮中都有安置。
這就是羅玉嬌的工作之一,崇禎年來,大戰連連,不知道有多少人流離失所。想讓這些軍官成親很容易,有家小更簡單,一般都在南京附近安置好。
各處士卒更不用說了。
都是按籍貫徵召的。樞密院中的名錄,可以查到每一個人的家鄉。
可以說,而今朝廷這個制度剛剛建立起來,或許有相當多的人是跟隨羅汝才起兵的,沒有家小牽掛,但是這一部分人最多的就是河南人,原因很簡單,陝西人一般都是資歷深,都混出頭來了。
當了營官哨長之類的軍官。
這些軍官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談不上什麼大官,但是對很多八輩子都在土裡刨食的人來說,卻已經足夠了。
這些人自然是夏軍死忠。
而剩下的河南人,他們是萬萬不會忘記,清軍對河南的大屠殺,清軍將本就殘破的河南殺得千里無人煙,這深仇大恨如何能報。
夏軍對陣亡士卒的封賞也很高,對士卒有撫卹金,有家鄉免稅,甚至軍屬在很多事情上都有優待,別的不說,只有遇見事了,可以直接找縣尉,一般來說,關於陣亡士卒遺孀或者遺孤的事情,縣尉都要問一問。
這就等於有了靠山。
不要以為這個時代的鄉村,是什麼田園牧歌,裡面的黑暗之處,從來是不少。
比如吃絕戶。
有一個當官的靠山,是很多人都拼命想要的。而縣尉,在一縣之中,被縣令壓制住,但是在百姓來說,卻是了不得的大人物了。
至於如果投降。
首先要通報鄉里,很多事情上,子孫都要另眼相待,比如想考科舉,上學,想都不要想,想從軍入伍,想都不要想。對很多百姓來說,官府即便不明正典刑,但是這種冷漠以待,足夠這些人的家小,三輩子翻不過身來了。
至於將領更不要說了,陣亡有封蔭,而投降,之前所有的待遇都會剝奪,甚至家屬連坐。
看上去,這樣的事情,清軍也能做到。
不,清軍做不到。
或許八旗軍能夠做到,其他各部都做不到,最少而今的清軍沒有能力,查到大部分士卒的家小在什麼地方,或者有沒有家小。這種組織能力卻不是清軍所具備的。
所以即便再害怕,大部分人寧可拼一個陣亡的待遇,而不敢投降。
而人又是從眾的。
當大部分都做出一個選擇,即便有人有異議,也不敢聲張。
這也是夏軍如此頑強的原因,怎麼打都不散。
不過,鄭成功聽到劉國軒派人傳來的訊息,心喪欲死。再也忍不住了,一口血噴了出來,頓時昏了過去。
原因很簡單。
鄭成功看出這一次順流而下,損失最多的並非不是人,而是船。
這些船隻,闖一次營口,就要折損不少。這些船隻只會越來越少,如此一來,停滯在牛莊附近的大軍,恐怕連一半也運不出去了。甚至一萬人還是鄭成功往多的估計了。
要知道張軒交給鄭成功都是軍中精銳。
將這些精銳人馬損失這麼多。
鄭成功根本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張軒,更不知道該如何面對自己。
南京之敗,一次也就足夠了。難道還想再來一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