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明末求生記> 第二章 進入正迴圈的財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章 進入正迴圈的財政 (2 / 2)

而是他見太多了,這天下之大,從來不缺少慘事。張軒如果每每聽見一件,都痛哭流涕。張軒就不用做其他的事情了。

“你準備怎麼做?”張軒淡淡的問姚啟聖道。

姚啟聖心中輕輕鬆了一口氣,就知道已經過關了。說道:“臣準備今年預決算表,只做中央,明年再做地方的,請陛下給我一年時間,臣願意巡視各府,將這一件事情做下去。”

張軒說道:“好。這一件事,你去與張首輔說。各地方官員有不肖的,張首輔自然會為你清理了,這是重中之重,萬萬不可怠慢。”

姚啟聖心中一動,他知道張軒的話裡,有敲打的意思。

張質與他的紛爭,雖然侷限在小圈子。但是張軒哪裡能不知道啊,下面的人關係太好了,張軒擔心,下面的關係太不好了,張軒又擔心國政了。

姚啟聖立即表態道:“請陛下放心,臣一定想首輔大人請示。”

張質說道:“這事情先放一放,今年財政尚且寬裕。姚卿做得好。”

姚啟聖說道:“此事乃方大人之功。臣不敢居功。”

昭武二年的秋稅,對大夏來說。是一劑強心針。給夏軍財政很大補充。

江南,浙江一帶。本就是中國傳統財政重點區域。大規模清丈之後,稅收就有了很大的氣色,不過,江南的稅負本來就不輕,再增加也增加不到哪裡去了。不過順順利利的收上來賦稅,就比昭武元年全國的賦稅。

可見其中增幅之大。

更讓張軒高興的是,這樣的收稅,百姓增加的負擔並不是太重的。

再加上其他各省,有些地方已經清丈好了,有些地方還沒有清丈。但是張軒預計今年稅收能超過兩千萬兩。即便是差一些,也差不多。

這還僅僅是田稅。

除卻田稅之外,張軒還有很多其他收入,如海關關稅,長江個港口的過稅,已經南京,蘇州那些大城市中商戶的坐稅。特別是那些數千張織機,近乎工廠的作坊。

張軒一有空就研究怎麼從上面收到稅,既不能打擊積極性,有利於產能擴張,又要讓政府在這樣的產業之中分一杯羹,因為只有利益才是政府扶持資本發展的源動力。

否則,張軒在世的時候,還能鼓勵,等他一命嗚呼了。局勢也維持不下去。

當然了,除卻這些,最重要的兩項還是國債與鑄幣收入。

國債收入就不用說了,而鑄幣收入更是接近田稅的大項了。在張軒的規劃之下,西方輸入的銀元直接在港口換成制式銀元之後,才能採買中國物品,要知道流入中國的銀元,大多是張軒所模仿銀幣的母本,也就是西班牙銀元,但是偏偏張軒要將西班牙銀元以銀兩記重,而大夏銀幣,卻要一枚抵一兩銀子,要知道張軒銀幣雖然也是一兩重,但實際上只有七錢銀子。等於憑空多收兩成關稅。

西方人也無可奈何。只能當做成本。

當然這僅僅鑄幣局銀子來源之一。畢竟大夏國內儲備的銀兩決計不在少數。在張軒禁止流動銀兩,只准流通銀幣的政令下。每天有大量銀子在各地兌換成銀幣。

張軒從中看到滾滾的財源,也是張軒財政收入之中的另外一條腿。

當然了,即便如此,也支撐不起戰爭的龐大開銷,只能說,大夏財政恢復超過張軒的預期。甚至張軒與內閣商議覺得,如果沒有天災的話,昭武三年,昭武四年,這幾年的財政收入,應該能保持一個相當高的增長率。

這也是碧蹄館之戰後,鄭成功與阿濟格相安無事的重要原因。

因為打仗,就是打錢,只有有錢才能打下去,沒有錢是什麼辦法都沒有的。之前的朝鮮戰事,已經將南京府庫都燒完了,特別是跨海征伐,物資消耗不少,但是價格上翻了好幾倍。

或許夏軍本是也不是太熟悉這種運作方式,總之海運的成本極高。

但同時因為財政前景良好,張軒膽子就大了起來,想給清廷找些麻煩,這也是朝鮮主將突然吃香。以至於鄭成功不得不先回來一趟的原因。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