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這一切之後,鄭成功這才睡下來。
畢竟鄭成功是全軍的主心骨,他不安枕,下面的人恐怕更加慌亂。
也不知道,鄭成功心中一直放不下,還是因為清軍的騷擾一直都在,各種各樣的聲音一直蔓延到後半夜。鄭成功睡得極淺。第二日天矇矇亮的時候,就被人叫醒了,告訴他,清軍退兵了。
鄭成功先不相信,後來細細問過,才不得不相信。
不過防止清軍殺一個回馬槍,鄭成功先與梁化鳳匯合之後,才緩緩的退到了漢城之中。來到漢城之後,鄭成功才鬆了一口氣。
只是這從去年開始,到而今的朝鮮戰場終於恢復了平靜。
僅此一戰,鄭成功只能休養生息,從後方要求各種物資補給,特別是兵員。
而阿濟格回到平壤之後,用短短數日的時間,就穩定住平壤附近的局勢。阿濟格也頻頻向多爾袞求援。
對多爾袞來說,而今的局勢分外的艱難,朝鮮與四川兩個戰場都交戰不利。特別是朝鮮戰場之上,八旗子弟至少損失過萬,作為清軍核心的八旗軍來說,只有那十幾萬而已。
一時
間根本補充不上。這是最大的損失。
其次錢糧之上的損失,更是雪上加霜。
多爾袞不得不加緊對北方的收刮。
北方本來底子就比不上南方,再加上連年戰亂不已,民生早就凋敝的不成樣子。多爾袞未必不想休養生息,與民休息,只是看這情況,卻是不能了。
多爾袞這邊政策開始轉向,看似沒有影響,但是這影響,在今後才回顯露出來。
不過,總體上來說,夏清之間在國力的較量之上,夏軍又勝了一籌。
碧蹄館之戰後三個月的時間內,清軍與夏軍相安無事,雙方的千餘人的戰事,在入冬之後展開,卻是確認平壤與漢城之間的分界線,雙方只是接觸了一下而已,並沒有大戰的意思。
雙方實際控制線就在開城左右,清軍是不可能放棄開城的,而夏軍也沒有大舉出動的意思,所以就在開城以南僵持住了。
說起來或許是巧合,因為他控制線,與三八線相差不大。不過在北邊山中,夏軍佔據一些優勢。韓王整合朝鮮,慶尚道,全羅道,忠清道,京畿道,又派出使者招撫北方的朝鮮士民。
北朝鮮多山,唯有在群山之中,還有一些殘餘的朝鮮勢力接受韓王的招撫,常常出山騷擾。
當然了,這些人與山賊也相差不大。
鄭成功整合好四道,並重建了朝鮮軍,以朝鮮糧草,支撐夏軍。減少了不小的財政壓力,正準備進攻的時候,卻接到了南京的詔令,張軒招鄭成功入京。
原因是正旦快要到了。
昭武二年即將過去,昭武三年就要過來了。
鄭成功看著皺眉,心中卻覺得不對,問陳永華說道:“總覺得有些不對。”
陳永華說道:“王爺忙於朝鮮事務,朝廷上一些流言卻沒有注意。”
鄭成功一愣,說道:“什麼流言?”
陳永華說道:“樞密院有換將的想法。”
“換將。”鄭成功心中一愣。
鄭成功成功的將朝鮮南邊奪了回來,之後大部分戰事都是陸上爭鋒。鄭成功在這方面並不出眾。只是如此情況,鄭成功是萬萬不允許,怎麼過河拆橋?
陳永華見鄭成功臉色變了,說道:“陛下還在猶豫之中,這一次回去定然有問王爺,只要王爺應對得當,這朝鮮這邊,誰也越不過王爺去。”
鄭成功心中一口悶氣不知道往何處出,嘆息一聲,說道:“去準備吧。”
為人臣與自立一方是完全不同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