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拼命楊郎
數千士卒列在山谷之中。
在兩側青山之間逼迫之下,山谷顯得十分窘迫,乃至於一個營的兵力都佈置不下來。
楊景新騎著馬站在全軍之前,可惜這坐騎不過是一匹滇馬而已,上不得戰場的。
他目光掃過全軍,在大軍之中發現一些長梯木板。
這些長梯不過是剛剛從一旁的竹林之中,就地取材而成。很多的毛竹上面的竹葉都沒有清理乾淨,還是青翠無比,猶如長在竹子上面一般。再往後面看去,卻見一隊隊人馬護住一門門大炮。
這些火炮雖然不能與紅夷大炮相比,但是也足以剋制普寧所城牆上面的火炮。
這就是全軍準備的所有攻城器械了。
有這些火炮壓陣,如果先行轟擊一兩日,然後再派人登城,三日克城,也不算是強人所難了。
只是楊景新在李定國哪裡已經開了海口,要一日而定,就不能這樣做了。
他沒有說話,只是翻身下馬,將頭盔甲冑,全部解下來,光著膀子站在全軍之前,上半身只有頭上有一個紅色的抹額而已。他身上一塊塊肌肉隆起,而還有一道道猙獰如同蜈蚣的傷疤,大多都是在突圍的時候,所留下來的。遠遠的看上去,就好像是西洋雕塑,渾身上下都散發著男子漢的氣味。 他大聲說道:“我已經在王爺面前說了,今日攻克此城,如若不克,提頭來見。而今已經是午時,也就是說只有半日光景了。”
“我為先鋒,兄弟們只需跟著我就行了,如果攻不下,等我死了,將我的人頭帶給王爺便是。”
隨即反手抽出一併長刀,左手將一柄長槍夾在腋下,大喝一聲,說道:“兄弟們,跟我衝。”
對於下層軍官來說,如同楊景新這般將領是最值得追隨的,一時間所有士卒大喝一聲,跟著楊景新衝了過去。
雖然楊景新帶頭衝鋒,但是如果從天空之上俯視的話,依舊能清清楚楚的看見,楊景新軍中的陣勢其實並沒有亂掉,每一個軍官身邊計程車卒雖然有一些混亂,但是隻要稍稍一停頓,就立即能排成佇列。
這是楊景新,日日練兵的結果。
與此同時,跑聲轟鳴並不是清軍開炮了,而是夏軍開炮了。
楊景新的佈置堪稱大膽,他居然要在炮火的掩護之下攻城。
很多後世人習以為常的戰術動作,在當時都是一個大膽的開創,畢竟這個時代的炮火精度決定了,這樣做,
就是將自己人與敵人一起打了。縱然張軒一直強調火炮操作技術的。
但是這個時代火炮鑄造技術的先天缺陷,火炮本身的精度都不夠。再加上訓練一個合格的炮手,耗費也非常之大。就如神槍手是用子彈喂出來的,真正合格的炮手也是用火藥喂出來。
在大夏朝財政捉襟見肘的時候,哪裡有那麼的錢來浪費,火炮不要錢,還是火藥不要錢啊?
不得已下,夏軍對炮手的要求自然要降低一些。
炮手的水平本來就不行,再做這樣危險的戰術,就如同送死一般。不知道要有多少誤傷。也只有楊景新這般,不將自己的性命當一回事情的猛將,自己帶隊蹈死。才能穩住上上下下的軍心士氣。
否則將士們發現不少人有死在自己人的炮火之下,那有多傷士氣。
李定國在陣後,舉著千里鏡將楊景新的安排一一看在眼裡,心中也不得不讚嘆,楊景新決計是勇氣絕倫,天下少有的陷陣之將。
果然在夏軍的炮火之下,普寧所上面的清軍一時間懵了。一方面他們面對夏軍的炮火,想要躲避。
隨著火炮大規模運用在戰爭之中,很多簡易的防炮手段,也被髮明出來,比如在敵人炮擊的時候,城頭之上,只留下幾個人而已,其餘的人都躲在城下,等炮火平息之後,再上城不遲。
但是他們發想夏軍嗷嗷的衝了過來,甚至有不少炮彈都砸進夏軍自己人之中,但是他們依然不為所動,好像死的不是自己人一般。
他們只能一邊承受炮火打擊,一邊向夏軍開炮。
只是夏軍的火炮雖然稱不上大炮,但是也比清軍的火炮大一點。數量也多一點。一時間城頭上人仰馬翻。不過對於衝到城下的夏軍來說,自己人的炮火依舊能要人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