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明末求生記> 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定國的一月攻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定國的一月攻勢 (1 / 2)

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定國的一月攻勢

蜀道難,難以上青天。

六月的蜀地,已經是非常炎熱了,也唯有在群山之中行軍,雖然分外艱難,但還有幾分涼意。三四月份的連綿春雨剛剛過去,與秋季連綿的秋雨還沒有到來之前,也道路雖然難行,但也算不上泥濘。

這裡的道路,據說是秦時開劈的五尺道,只有五尺寬。

是不是秦時開闢的已經不可靠了,但是這五尺寬的道路,的確讓李定國所部吃夠了苦頭,為了行軍,李定國所部幾乎是一邊行軍一邊修路,綿延數里的行軍佇列,與在路邊修路計程車卒,都已經習以為常了。

軍隊,以營為編制,依次進軍,根本沒有統一開拔的時間,概因統一開拔,也受限於道路的通行能力,只能在一旁等候,故而李定國在道路之上設立不少營地,十幾里路就有一片宿營區。

軍中多有馬匹,不過可惜是滇馬。

除卻滇馬之外,還有不少大象。

這些大象並非是用來做戰象的,特別是火器的廣泛運用以來。李定國敏銳的感覺到,因為戰象重重固有的缺陷,已經不能勝任戰場之用,但是以大象作為運輸之用,卻也是恰如其分。

而大象運輸的東西,正是大炮。

當然了紅夷大炮這樣重達數千斤的東西,即便是大象也未必能承擔的住。所以拖運的火炮,都是比紅夷大炮小多了,最多不過千斤的。但是數百頭戰象,每一頭都能抗一門,連帶火藥彈丸什麼的,不少糧食輜重都能讓大象來運,如此一來,就大大的減少了大軍輜重的煩惱。

從七星關出發,到瀘州衛城之下。要從赤水衛經過,然後到普寧所。過了普寧所,就進入平地之中了。

當然了,這裡的平地與華北大平原是不能相比的。但是也算不上崇山峻嶺了。

以瀘州衛為中心,一小片盆地,與四川盆地相連。而這一片平地,東邊也與ChóngQìng相連。對吳三桂來說,可以提防兩個防線的進攻,也看出吳三桂消極的應對措施,就是喻守於攻之中。

之前的計劃,ChóngQìng也出兵,與李定國會師於此。

只是而今卻不成了。

經過數日艱難的行軍,大軍來到普寧所下。

普寧所乃是大明所建的衛所,駐軍並不多,也算不上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但也將從貴州入四川的要道給擋得結結實實的。讓人避無可避。只有硬攻一途了。

這樣的地方,吳三桂自然也

不會放任不管,故而吳三桂也派人來。帶兵三千人鎮守此地。

並非不能派再多的人了,而是地勢所限制,只能擺上三千人,進攻的人馬,即便是再多,也擺不開,三千人就已經足夠了。

在普寧所之前,李定國將各級將領都叫了過來,說道:“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我就不瞞你們了。”

“ChóngQìng方面不會出兵了,朝廷也不會向我們這個運輸糧草輜重了,軍中糧草,只夠三個月之用。”

李定國此言一出,下面的人無不有惶恐之色。

凡是能被李定國叫到身前的人,都是不知道打過多少仗的老人,對軍中情況最為了解不過了。軍中物資從來是越多越好的,特別是張軒登基之後,他從來不限制前線將領冒險,但是張軒為前線準備物資的時候,從來是料敵從寬。

不管中央財政多麼緊張,但是在前方一般都感受不到。

這樣的情況,他們是第一次發現。更讓他們拿不準的事情是,這樣的事情,不是應該保密的,當著這麼多人說出來,豈不是讓軍中人心惶惶嗎?

李定國目光掃過所有將領,說道:“陛下其實給我密令,讓我撤軍。”

“但是我不肯。”

“吳三桂不過一反覆小人,三姓家奴而已,此戰讓他耀武揚威,我朝威風掃地,我身為大夏方面大將,有何面目去見陛下。故而這一戰我一定要打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