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明末求生記> 第一百二十三章 昭武二年春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三章 昭武二年春二 (2 / 2)

甚至張軒也懷疑,姚啟聖會不會是與自己商議的時候,揣摩透自己的意思。

這樣的情況之下,最大的好處,就是姚啟聖的屬下,可以擔任戶部拆分出來的各部尚書了。

如果戶部尚書的話,那麼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都不夠格。但是從戶部拆分出來的小部,這些人卻是最好的人選,畢竟他們之前的工作就是戶部之中一攤子事。

不過是加戶部尚書銜,或者是戶部侍郎的名義做而已。

或許拆分出來的各部,未必能全部保住位置,但是大部分都能掌控在姚啟聖一派的人手之中。

張軒心中微微一嘆,一時間有了一種緊迫之感。暗道:“督察院,也要快些建了。”

夏朝幾乎是繼承了大明朝的所有體制,但是有一部分體制,被張軒有意擱置,就是言官體系。

張軒從來不覺得這些言官有什麼用處,他大權在握,也用不著這些言官,故而大夏雖然有督察院,卻是一個清水衙門,沒有幾個人。甚至很多言官連上朝的名義都沒有。

純粹是張軒沒有細細想過用什麼樣的監察體系,來代替言官而已。

而今,張軒見識了張質與姚啟聖之間,小小的交鋒,忽然明白朱元璋為什麼要廢除丞相了。而今張軒軍權在握,自然不擔心失去控制,後世之君會該怎麼辦?

“將你的意思,寫出章程,讓群臣商議吧。”張軒說道。

“是。

”姚啟聖說道。

隨著姚啟聖的發聲。一時間各位大臣紛紛上書,就本朝官制改革發表意見。

一時間張軒受到這樣的奏疏,有數百分之多。

張軒一時間也沒有心思關心別的了。他連連下令,首先樞密院體系,不在討論之列。穩定了樞密院體系,後面的變動,就影響不了前線的戰事。第二是戶部各司劃分條例先行給出。安戶部之心,讓他們不被外部影響,好生辦差。

穩定軍方,與丈量土地,整理稅基的大事之外。

張軒屢次在大殿召見大臣,內閣,樞密院,還有上書之人中,張軒覺得有見地的人。討論官制。

而這個官制本身,也不是僅僅是官制。還有朝廷之中各種大事的處理流程。以及內閣的權力邊界等等。

這種事情最耗精神,張軒每日都接見大臣,即便是有一言之善,都與之促膝長談。但是往來這些人都是當時一等一的聰明人,從各個角度,都是言之成禮的。但是他們彼此之間,卻有很多牴牾之處。、

張軒每天細細揣摩,分辨他們的公心私心,是有意,是無意,還有哪些可以為朝廷所用,哪些不可。不知道不覺之間,每日早上起床,枕頭之上都掉落了不少頭髮。

這一番大討論之下,張軒倒是有很多收穫,對朝廷體制的改革,也有一番想法。不過最重要的影響,還是張軒對而今很多思潮都有了一些瞭解。下面的人都對設立丞相,並不是所有人都支援的。

有很多人都希望張軒,能親理萬幾,不假手於人。乾綱獨斷。

甚至有些大臣對內閣即將權力大增的現實,比張軒自己還擔心,為張軒進言,對限制內閣權力有了很多提議。

總體上來說,這個時代,滿朝文武所希望的,就是明君。而且不是什麼民主,即便是說天下為主,君為客的黃宗羲,也希望張軒為一個聖明君主,為張軒設計種種制度,放權內閣的同時,也讓內閣不能妨礙到君權。

張軒心中一點幻想也磨滅了。什麼民主思想,在這個時代根本不適用,就是給自己找麻煩而已。

在這些人議論之中,張軒總體上勾勒出將來大夏體制了,建立起完善的體制。凡是有條可依,有例可尋的事務,都是常務,屬於內閣權力範圍,而無條可依,或者有內閣大臣以為條例有繆誤,需要更改的事情,屬於皇帝的事情。

這就要召開御前會議,有關大臣與內閣大臣一起商議,做出裁定,也是以後此類事務的處理流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