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援朝之議
這正旦大宴雖然簡陋了許多。
但也是大夏的慶典之一,甚至在宴會上的一舉一動,不知道有多少人排練過。在這個時候弄出這樣的動靜可謂罪過非小。趙承禮不是傻子,豈能不知道其中輕重。
實在是他沒有別的辦法了。
為了正旦宴一事,宮中的事務不少。而且年底了,各部都要封印,按照慣例都要到正月十五才開印,雖然張軒作為皇帝,本人是沒有什麼假期可言的。但是百官休假的時候,也有很多事情要了結的。
故而他昨天得到國內訊息之後,一直想求見張軒。
但是這個時候,張軒那有功夫見他,甚至不等他稟報到張軒面前,就被下面的人給擋駕了。讓他凡事過了年再說不遲。只是過了年,等正月十七開印的時候,朝鮮還在不在還在兩可之見的。
趙承禮思來想去,知道今日大宴之上,是他唯一能見到張軒的時候了。
縱然是粉身碎骨,也要見上張軒一面。
方才有了剛剛的情形。
不用張軒示意,就有侍衛將捂住趙承禮的嘴,將趙承禮給帶了下去。
張軒又寒暄了幾句,隨即退席了。
只是他退席之後,沒有走遠,就在一個小暖閣之中,見了趙承禮。
這個房間是在大殿的角落裡面隔出一間,裡面放著一張步搖床,還有幾個書架,就沒有別的東西,四周有火道,雖然冬季,也溫暖如春。張軒坐在一張椅子上,說道:“說吧,朝鮮到底出了什麼事情。”
趙承禮跪在地面之上,一五一十的將所有情況都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說得時候還帶有濃烈的感情,以至於涕泗橫流。幾乎要抱住張軒的腿大哭,只是張軒身邊的侍衛阻攔,才讓張軒的褲子免遭於難。
張軒聽完之後,面無表情的說道:“讓他在外面休息。”
“是。”李輔國立即指揮讓將趙承禮拖下去了。
“讓衛王,首輔兩個人過來。”張軒說道:“記住動靜要小一點。”
李輔國立即去安排了。
不過,一會兒功夫,他們兩個人都前後腳的走了過來。
袁時中與張質其實心中早就有準備了。朝鮮使臣在大殿之上雖然沒有鬧出什麼聲勢,但是別人可能不在乎,他們作為文武大臣之首,又怎麼可能不在乎啊?
張軒令李輔國將剛剛的
情況轉告他們兩人。
李輔國長話短說,去除朝鮮使臣言語之中,過多的感情因素,不過一會兒功夫,就將事情說完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而今這局面該如此辦?”張軒問道。
“朝鮮必須要救。”袁時中說道:“陛下欲在朝鮮另開戰場,臣私下思量,真前所未有之舉,北方千里平原,地勢開闊,利於騎兵縱橫。先帝北伐之敗,未必沒有此因。故而以陛下提出居朝鮮出遼東,斷其後路,取四川,出西北,復入關中,都是山勢想連之地,利於步兵火器之戰。實是因地制宜,萬全之策。故此朝鮮不可不救。”
“請陛下速發援軍,救朝鮮。”
“臣亦以為朝鮮當救。”張質沉吟一會兒說道:“只是不急於一時,朝鮮立國近三百年,雖然是小國寡民,但是李氏朝鮮,也算是根基深厚。縱然清廷攻克漢城,但真能絕李氏苗裔?”
“一年之內,朝鮮決計不定。臣以為當朝鮮亡國之餘,我朝秉存亡繼決之義,扶立新君,如此一來朝鮮定然為我所用。如此陛下居朝鮮而攻遼東之計,方才有實現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