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軒一聽,心中頓時覺得對不住羅玉嬌,口中喃喃,不知道說些什麼是好。
卻聽羅玉嬌繼續說道:“如此我也鬆了一口氣,你如今為一國之君,後宮只有兩三人,膝下只有一兒一女,實在太少了一些。外面那些大臣,一直吵著要為你選秀。而今也算能稍稍平息一點物議。”
張軒輕輕一嘆,作為皇帝只有一子,的確是大大不好,看正德死後無子,嘉靖繼位後,弄出了多大動靜就可見一斑。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張軒的家事就是國事。
張安一旦有事。大夏江山誰屬這一件事情,不知道要弄出多大的事情。
所以大臣們希望張軒所納一個女子,也不能說不是公心。
張軒抱著羅玉嬌說道:“對不起了。”
羅玉嬌的眼睛之中有一絲苦澀,不知道是不是悔叫夫婿覓封侯啊。但是他轉眼之間,這一絲苦澀轉眼而逝。說道:“時間不早了,後宮之中也有宴會要我主持,你還是快去前面吧。”
“好。”張軒說道:“我過去,其實也就是一個面子活,接受百官朝賀,一番禮節之後,我就回來了。”
“到時候,我
們一家人好好聚一聚,也算是過個好年。”
“好。”羅玉嬌說道:“我將那些人應付之後,也快些趕回來。”
張軒隨即出了門,在大隊護衛的保護之下,走了出去。
不多時就來到了正殿之上。
文武百官都已經到齊了。
張軒一到,所有人都下拜,並不是下拜一次,而是行大禮,三呼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張軒一身冕服,輕輕一動,面前冕冠上珠簾叮噹撞擊,清脆悅耳。等禮畢之後,方才說道:“眾卿平身。”
所有文武大臣紛紛落座。
這宴會是類似古代的分桌制,大臣分文武兩方列坐,當然還有一些特殊的人員,就是各方來到的使臣。
其實如果按照繁文縟節來辦,不知道要折騰多長時間的。不過張軒從來不耐煩這個,這些事情都能減則減。張軒起身舉杯,說道:“當年前明無道,民不聊生,太祖乃子弟起兵,欲匡扶天下,到而今二十多年了。而今歲東虜在北,但南方算是粗安,我輩安享富貴,寧不念太祖之功?此杯敬太祖。”
隨即將一杯酒澆到地面之上。
眾臣紛紛也將杯子之酒澆到地面之上。
張軒隨即又舉起另外一杯酒,說道:“十幾年來,當年的老兄弟,不知道留下來幾人?他們如果活著,見今日慶幸定然歡喜。”說道這裡,張軒似乎想到什麼說道:“禮部著手收集罹難老兄弟的名單,朕要立碑為記。”
“臣遵旨。”禮部尚書文安之說道。
張軒說道:“敬諸位先烈一杯。”又灑了一杯酒。
隨即又接過一杯酒,說道:“天下能有今日的局面,乃是諸位臣工同心同德,乃有今日,朕敬諸位一杯。”
下面的眾臣紛紛起身,一時間七嘴八舌的謝恩之聲響起,有的說道:“陛下隆恩,臣不敢當之萬一。”有的說道:“謝主隆恩。”還有說的說道:“聖恩浩蕩。”
總之說什麼的都有。
三杯酒過後,就開宴了,沒有所謂歌舞音樂,沒有什麼舞女宮娥。張軒統統免去,省錢。他心中暗道:“這宴會就算完事了。”正準備退席的時候,卻見有一人跪在大殿門口,嚎啕大哭,說道:“朝鮮使臣趙承禮求陛下救救朝鮮吧。”
張軒一聽這話,心頭的第一個念頭居然是:“今日恐怕不能回去與玉嬌一起過年了。”因為他明白的很,區區朝鮮使臣,沒有天大的事情,決計不敢在大殿之上,這個時候,鬧這麼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