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天下共望張使君六
張軒聽了自然沒有不準的。
畢竟,張軒並非不想向北方派遣人手,正如之前所言,非上智者不可為間。倒不是說要將大打入內部潛伏,正如在武昌,很多情報都瞞不住,在北京,對有心人來說,清軍很多情報,也都如同透明一般無二。
但是傳遞資訊的能力有限,再加上沿途的關卡重重。各種情報的輕重緩急,各式各樣的情況下,無法及時通知後方的時候,當機立斷。對這個各地情報人員,用上智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而且為間之事關係重大,不得到信任的人,是不可能派出去的。
張軒夾帶裡面的人並不多,能承擔這樣的任務的人就更少了,就在張軒文官體系之中,還有大量的降官,在張軒看來,並不算是太可靠的人。有這樣的人手,不管是安排在中樞,而是放在地方之上,幹什麼不好,偏偏去做這種危險性很高的,即便攻成,未必有什麼好名聲的事情。
胡澹在兩廣做的不錯,但是而今就任四川巡撫,輔佐賀虎頭坐鎮重慶。再想要這樣的人,就不好找了。
當然了李雲龍雖然自請,但是張軒還不能立即決斷,非好好調查一番不可。
故而只是口頭答應下來了。
這一次與這些人會談,從中午一直談到了晚上。張軒興致一直不斷,幾乎將晚飯忘記吃了。
張軒雖然在曹營做事以來,都以文武雙全著稱,甚至人送外號,小周瑜。但是自己知道自家事,張軒不過沾一個見識廣而已,指手畫腳或許有幾分能力,但是真的篤力躬行,張軒就差強人意了。
特別是在廣東任職數年,張軒數次想要變更政事,但是數次被錢謙益所阻攔。但也讓張軒認識到自己的能力邊界,他能做到很多事情,但是他做不到的事情更多。
他雖然自詡聰明才智,但是絕非天下第一流人物,不管是在後世,還是在這個時代。
雖然一直以來,輔弼乏人,張軒仗著日夜攻讀,後世的見識,還能強力為之。深夜之中,他捫心自問,單單憑藉他自己的能力,統一天下或許能為之,但是如果繼往開來,承上啟下,開啟一個新時代,卻是難矣。
而今見識如此多人才,四方而來,張軒豈能不握髮吐脯,恨不得日夜與之共語。
這種興奮之感,幾乎讓張軒忘記了吃飯。見夜色已深,這才回宮。同時也將郭之奇與李雲龍兩人
帶回宮中,草草用過晚飯。甚至如果不是一邊吃飯一邊接見大臣,顯得不正式,不尊重的話,張軒恐怕要邊吃邊談了。
吃過晚餐之後,張軒先召見郭之奇。
此刻張軒精神冷靜下來了,與郭之奇交談就是,即將出使福建一事。
張軒說道:“單單憑藉婚姻之說,恐怕不能說服鄭氏出兵?”
郭之奇說道:“臣乃潮州人,與鄭氏素來有些交情。而今局勢如此,鄭成功但凡有些自知之明,就知道該怎麼選了。鄭氏不過賈人而已。”
郭之奇沒有說實話,他與鄭氏之間雖然有些交情,這交情是好是壞,還真不好說了。
當初鄭芝龍想為鄭成功弄一個舉人功名,當時郭之奇為福建學政,求到了郭之奇門下,郭之奇斷然拒絕。後來鄭芝龍走了別的門路,還是鄭成功自己考上了,就不得而知,但是郭之奇在福建任職的時間不斷,對鄭氏的瞭解也很深,甚至在鄭彩攻打潮州的時候,郭之奇雖然沒有明得出面,但是郭家卻出面了。郭之奇四個親子,一個義子,都有助守之舉。
這樣一來,鄭氏對郭之奇的觀感如何,還真不知道。
這些卻是張軒不知道的,他說道:“鄭芝龍不過一賈人而已,卻是不錯,但是鄭成功卻有英雄氣,越挫越勇,郭愛卿如果以勢說之,恐怕事與願違。朕一個承諾可以給鄭成功。就是待朕橫掃中原,一統天下,允許鄭氏海外封王,據臺灣,呂宋為王,一應建制,皆如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