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明末求生記> 第五十六章 攻臺準備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六章 攻臺準備二 (1 / 2)

第五十六章 攻臺準備二

從陸戰進攻臺灣城,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劈荊斬棘,這一路之上,並沒有什麼道路,都是原始地貌,也沒有好就地徵集糧草的地方。大軍的糧草要從福建運過來,還要硬生生的在荒野之中,開出一條道路來,想想就是一件難辦的事情。

而在海路進攻臺灣,卻要面對七個沙洲。在南邊倒是有一條主航道,但是這一條主航道,也是荷蘭人佈防的重點所在。炮臺重重,想要從這裡攻入,要面對荷蘭人的銅牆鐵壁。

北邊倒是有一道密道,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鹿耳門。

鹿耳門水道很淺,大船不可通行,唯有天文大潮的時候,海水衝入臺江內海,鹿耳門水位高出平常數尺,足以讓大船進入。

但是這一點,也不確定。

這個時代的人對潮汐的退算,多依賴經驗,雖然長潮,但是長多少,卻沒有辦法預測。也就是賭運氣。

一旦船到鹿耳門,過不了,整個攻臺計劃都要延誤的。

也是因為這一點,荷蘭人對這個防備很是鬆懈,這一次郭懷一,就帶來了何斌的鹿耳門水位記錄。還有鹿耳門航道圖。為大軍指引方向,言下之意,就是想讓大軍在初一的時候,船隊從鹿耳門突入臺江內海之中。

不過,鄭成功對這個意見不置可否,而是將郭懷一退下去。

鄭成功這一次攻臺,與歷史上的攻臺並不一樣,歷史上是鄭成功在陸地上失利,不得已攻臺,作為對清做戰的大後方。但是這一次攻臺,卻是荷蘭與大夏大戰在即,先下手為強的進攻。

故而鄭成功攻臺,其意不在臺灣。而在荷蘭人的艦隊。

面對臺灣如此嚴密的防守,鄭成功其實並沒有多大的進攻玉望。

一番商議之後,整個攻臺的總戰略就按鄭成功的意思來,畢竟這一次雖然有很多夏朝水師參與,但是主力還是鄭家。而張家玉對自己的位置拿捏的很清楚,他雖然是監軍,但是隻需看管後路,等待與荷蘭人談判便是了。

至於戰略大權,就無須染指了。

鄭成功說道:“攻取臺灣,本國公準備兵分兩路,阮進,阮總兵。”

阮進說道:“末將在。”

鄭成功說道:“阮進總兵從臺灣以北登上琉球島。”鄭成功對張家玉說道:“張大人,令弟也是一員勇將,何不讓他帶兵陸師數營,與阮進將

軍一起從陸上進攻赤嵌城。”

張家玉聽了,就知道,這是鄭成功向他示好的。

張家珍跟隨張家玉升官倒是很快,但是戰功卻是不多的,在軍中難免被非議。此去徵臺,阮進這一路定然大有苦頭吃,他們面對最大的問題,並不是荷蘭人。原因很簡單,荷蘭人在臺灣的兵力並不多,之前探明只有一千五百人火槍兵,還有一些僕從軍。但是數量也不多,加起來也不足萬人,即便最近荷蘭人增兵,也增不了多少。

原因很簡單,而今西方人在東方的兵力本來就不多,想調也沒有地方調。

數營夏軍,人數在一萬多人以上,以夏軍武器裝備,這一萬多人只要來到了赤嵌城下,荷蘭人決計不會出來交戰的。到了這個地步,只剩下攻城了,唯一可慮的就是赤嵌城相當堅固,不類中國城池。城小而堅。最能防炮,恐怕不好攻。

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就難了。

面對陌生的水土,很可能水土不服,而且臺灣無數河流從東向西,從北邊向南攻赤嵌,恐怕就要越過數道河流,輜重,行軍,乃至於土人暗中的襲擊騷擾,都是問題所在。

很可能這邊都已經解決了荷蘭人主力了,那邊還沒有到赤嵌城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