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攻臺準備
“咚咚。”的鼓聲,聲震四野。在廈門島上,鄭成功頂盔貫甲,坐在中堂之上,周圍一字排開甲士。全部是板甲,胸前光滑如鏡,在身上的一些角落才有一些猛獸圖案,比如手背上這一塊甲片上就有猛獸吞口的浮雕。
雖然鄭成功南京一戰,不知道將多少盔甲都丟在南京城下。但是鄭氏的財大氣粗也表現出來了。而今才一年多,鄭家很多軍備都恢復過來了,比如這板甲。
只是而今鄭家不敢光明正大的湊集陸師,不過有幾千護衛而已。
當然了,很多水手上了岸,也能當陸軍用。
而今是鄭成功受命以來,第一次擊鼓聚將。
大夏各路水師都在泉州廈門之間聚集,可以說泉州廈門港口,都被不知道多少船隻給填滿了。廣東的,浙江的,不過更多的還是福建本地的,荷蘭人與鄭氏的衝突最為直接。
故而這一戰鄭氏也動用了全部力量。各種商船戰船,有數千艘之多,似乎用這些船鋪一條路,就能通往臺灣了。
鼓聲猛地一停,鄭成功落座其餘的大小將領也紛紛落座。
在鄭成功下首的乃是張家玉。張家玉身後乃是族弟張家珍,頂盔貫甲站在張家玉身後。而今朝廷之中,乃是張質為首的曹營舊臣,張軒潛邸元從得勢,但是下面卻是一群廣東人得勢了。
畢竟張軒主政廣東,對廣東人還是有所瞭解的。
在明末官場之中,江南人士,南直隸江南諸府,與浙江出身的官員,大抵有百分之六十多。張軒將這些人給打壓下來,填補最多的,就是廣東人。用某些人的話,就是粵黨。
張家玉就是粵黨領袖之一。他身上雖然掛著左都御史,浙閩總督,南洋巡撫的官銜,但是他的影響力還在他的官銜之上。縱然鄭成功也不敢太怠慢。
張家玉下面的人,乃是廣東水師總兵林察,浙江水師總兵阮進,乃是長江水師參將,鄭成功的老熟人施琅。
周輔臣還是忍不住派了一部長江水師來參戰。不為別的,單單為了將來著想。為什麼武將都可渴望戰爭,因為戰爭就代表著晉升的終南捷徑。也代表著資歷。周輔臣在樞密院,看得分明。雖然而今與東虜相安無事,但是將來朝廷定然是要北伐的。
但是北伐的時候,在南方的水師,可派出不上什麼用場。想來也就是押運糧草而已
。
張軒雖然有向南洋用兵的意思,但是在東虜消滅之前,卻是不大可能動手,也就說臺灣一戰,是未來十幾年之內,少有的以水師為主力的戰鬥。換句話說,這一戰之中戰功,很可能影響很多將領十幾年。甚至讓一些將領吃上一輩子。
如果這一戰之中立功的都是鄭系將領,周輔臣的長江水師一系沒有幾個人物,將來他周輔臣這個主管水師的樞密副使的臉往哪裡放。從來沒有下面沒有人,而上面能坐穩的上司。
故而他想了又想,還是決定將他看好的施琅派出來,哪怕沒有什麼功勞,但是有一個苦勞也不錯。
而張家玉對面坐著的,就是鄭鴻逵。鄭鴻逵掌握著鄭家水師,而鄭鴻逵下面就是數位鄭姓將領,都是鄭家的班底。說起來,鄭成功真正信重的將領之中,姓鄭的並不是太多。而今這局面也是表現出了鄭成功在家中尷尬的局面。
鄭成功目光掃過去,說道:“人都到齊了,請郭叔過來。”
不過,片刻一個四十多歲的漢子走進帥帳,向鄭成功行禮說道:“草民郭懷一拜見大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