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風起南洋
湯若望面露難色說道:“巴達維亞評議會那邊還沒有結論,總督大人也不好決斷。一時間這事情定不下來。”
多爾袞皺眉說道:“這都一個月了,怎麼還沒有結論,那個什麼評議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湯若望不知道該怎麼給多爾袞解釋評議會,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評議會被稱之為董事會更好一點,乃是東印度公司十七個實權股東的代表,代表他們在荷蘭東印度公司印尼總部行駛權力。
即便是總督,也不好忽略他們的存在。
但是這種結構,解釋給多爾袞聽,卻不大容易。他只能含糊的說道:“類似於八王議政。”
“哼。”多爾袞冷哼一聲。不知道對荷蘭評議會不以為然,還是對八王議政不以為然。不過他沒有再說什麼,只是淡淡的說道:“這一件事情,要放在心上,荷蘭有了訊息要迅速報我知道。”
“喳。”湯若望打千行禮道。
就在湯若望與多爾袞商議荷蘭行動緩慢的時候,荷蘭人也為彼此之間的意見吵的不可開交。
“總督,你要明白,日本商館佔據了我們所以貿易利潤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公司決計不能放棄日本的,鄭氏的舉動已經嚴重影響力的公司的利潤,先生們已經在詢問了,為什麼現在公司的利潤下降這麼多?如果拿不出有效的辦法制止損失。那麼我們最好事先準備好一張回到尼德蘭的船票。”一個白人大聲喊道。他一身荷蘭軍官的衣服。手按著細長刺劍,身子前傾,幾乎要貼在總督的臉上。
荷蘭總督也是惱怒道:“卡爾,你也知道,鄭氏是我們最大的貿易伙伴,幾乎百分之六十的貿易,都是同鄭氏交易的。不管是來自中國的貨物,還是將我們的貨物賣給中國,都要經過鄭氏。”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巴達維亞的總督,名叫康奈利斯範德林因。
從他名字之中,範,德,就可以看出來,他是一個貴族子弟。雖然不能說無能,但是在他看來,他更不願意用武力來解決問題。一方面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宗旨,他是一個商業機構,一切以賺錢為目的。
在他看來,雖然鄭氏擴大影響了公司的利潤,但是與鄭氏作戰的話,影響的只會更大。還要考慮失敗的風險。而且他已經當了四年總督了。按照慣例,他卸任的時間也差不多了,不過是一兩年
之間。
卸任之後,他就可以帶著手中的錢回荷蘭了,去當一名紳士。如果在最後關頭一場大敗,他所面對的就不知道是什麼了。
這個時候,他寧可求穩當一點。
但是這位卡爾雷尼爾斯就不一樣了,他是軍人。在東印度公司之中,也是老資格了,他本來是一個落魄的軍漢,但在1641年,攻克葡萄牙人的馬六甲海峽的時候,嶄露頭角。然後在幾次與土著的衝突之中,大佔上風,為公司奪取了不少利益,這才扶搖而上,成為在公司之中,很有影響力的實權人物了。
在他看來,戰爭本身就是生意,而且比生意賺得還要多。
東印度公司內部對鄭氏的不滿情緒,可謂是由來已久。他本身就是這種情緒的推動著,只是他是一個將軍,也是非常理智的人物。他雖然渴望戰爭,但是卻不會盲目推動戰爭。
直到清廷的訊息傳來。他才下定了決心。
對於一個在戰爭之中成長起來的軍官,他深知一場戰爭重要的不是如何開始,而是如何結束。清廷的下場,讓他看到如何結束的辦法。
“總督,在鄭氏壟斷日本航線之前,不過百分之二十幾。如果再讓鄭氏發展下去,到時候鄭氏不與我們交易,而轉向其他人,西班牙,荷蘭人,英國人?我們就被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