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刺多鐸二
在北京城外城之中,有東富西貴,南貧北賤的說法。
就在北京北城破爛的院子裡面,有一個十三四歲的乞兒穿街走巷來到了這裡,對一個老人說道:“李公,豫王府上被封鎖了。內城之中兵馬調動頻繁。看來事發了,李公你還是快走吧。”
“咳咳咳。”一個老人猛地咳嗽了兩聲,說道:“我走不了了。河洛會這個瘋狗,早就查到我的蛛絲馬跡了。用不了多少時間,他就會找上門來。不抓到我,是絕對不會罷休的。”
這老人並不是別人,正是李雲龍。
李雲龍畢竟老了。
不復他當初跟隨袁崇煥的風姿。歲月在他的身上刻畫出極深的痕跡。
去歲他辭別張軒,帶著兵部職方司的名義來到北地,建立起了大夏的北方情報網。但是這個時代的情報工作,整體來說,還是非常粗糙的。絕無電視劇那樣詭秘莫測,更不要說李雲龍幾乎是從頭開始。更是不知道有多少風聲傳了出去。
即便是清廷那邊也有風聲了。
不過,清廷畢竟不得人心。
李雲龍打出好大名頭,也同樣與不知道多少人拉上了關係。
只是李雲龍卻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他老了。
這是個相當無奈的事情,他最好的年華跟隨袁督師留在了寧遠城下,細細數來,已經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了。自從袁崇煥死去之後,他就好像是困獸一般,在鐵欄杆之中,磨礪爪牙。想要有所作為,卻被密密麻麻的羅網束縛在原地。
等天下鉅變,他終於有了用武之地,正想做一番好大作為,讓天下人都知道他李雲龍的名聲,但是卻發現,他的身體已經支撐不住了。
歲月是最公平又殘酷不過的,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像姜子牙一般。暮年之後,還能有所作為,很多時候,即便是他有能力,卻也沒有精力了。
而這個時候,他又得到了清廷要與朝廷和談的訊息。
李雲龍是最為反對這一點的。
原因很簡單,“暖風吹得遊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這前車之鑑還在,江南春風最銷英雄骨。而今看張軒也算是豪傑,但是在江南春風時間長了,卻不知道會不會忘記了北伐大業。
這不是李雲龍妄想。
而是再現實不過的事情了,安逸久了,很多人都容易忘記艱苦奮鬥是一個什麼樣子。
李雲龍當時都決定一定要阻止這一件事情。
但是怎麼阻止?
不要看李雲龍在北方好大的名聲,大有“為人不識李雲龍,遍識英雄也枉然。”之意,但是在朝廷之上,他不過是一個小角色而已,在這樣的戰和大義之上,他根本沒有發言權。
他即便是回到南京,也沒有什麼用處。
他決定另闢蹊徑,不在南京下功夫,而在北京下功夫。
李雲龍不怕死,只怕死的默默無聞。他年歲如此,即便是立刻死了,在這個時代也算得上高壽了。他更願意用生命,來做一件大事,大丈夫不死則矣,死則舉大名耳。
這個大名,就是刺殺多鐸。
這一切安排,就是李雲龍一手策劃的。李雲龍也知道,他的計劃不管是成敗,盧氏大概都活不了。只是沒有想到盧氏用這樣的辦法達到了目的。盧氏的事情做完,他的事情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