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劉文秀再次東遊二
“可真如此?”劉文秀說道。
船老大見識淺薄,很多事情,他僅僅是感覺世道好轉。但是劉文秀卻是執政之人。他所看的角度不同,自然知道這事情的難度之大。
這一件事情,看似簡單,卻牽涉沿江數十府縣的政事,想要實行下去,必然沒有那麼容易。
當然了劉文秀也知道,縱然船老大如此說。劉文秀也能想無數個辦法來鑽空子。
比如假造文書。
這個時代的文書,即便有官府文書,有些暗記,但也不是不能偽造的。
但是即便如此,張軒能營造出這樣的氣氛,的確讓劉文秀比較吃驚。
劉文秀又細細問了船老大一些事情。
只是船老大,常年在河上,對河面之上的倒是清楚,對地面上的事情,卻不大清楚。也問不出什麼事情來。比較很多老百姓就是這樣的。
見識不過自己周圍的事情,再遠一些的事情,自然是想不清楚,也不大明白。至於國家大事,更是不瞭解了。
劉文秀過了三峽,就親眼看到了,他所謂查船憑,卻見水師一艘船靠過來。
劉文秀這一艘船上看到了不少廝殺的痕跡。
一個操著河南口音的漢子,從船上跳了過來,說道:“船家,船家。”
船老大連忙上前說道:“軍爺,軍爺。東西都有,東西都有。”隨即連忙將具保文書,與船憑都交了上來。
這軍漢接過來,細細一看,沒有看出什麼破綻。不過,他目光轉過劉文秀身上。
他眼睛微微一掃,目光聚集在劉文秀身上。他是當初在淮河之上跟了周輔臣,他見識過跟隨羅汝才的陝西老卒的風範。而今日有見了同樣的風範,就在劉文秀身上。
他走過去,說道:“這位是?”
劉文秀上前說道:“在下姓張,之前在獻營做事,而今軍中整頓,將軍給了一些銀子,就在長江上討些生活,還請將軍見諒。”
這軍漢聽了,臉上帶了幾分客氣之色。
羅汝才建國立基之後,一直以天下義軍為一家的名義做事。而闖營殘部,獻營殘部都有人在大夏之中,如果高一功,袁宗第,李定國。雖然比不上大夏嫡系,但也是朝中一山頭。這軍漢也不過是中級軍官而已。聽劉文秀有這關係,自然不敢怠慢。盤問了幾句,也就不說了。
正準備下船,船老大連忙讓人送上幾尾大魚。這軍漢推託了幾句,也就收了下來。吆喝一聲,說道:“給兄弟們加
餐。”
一次檢查就這樣過去了。
等人走後,劉文秀問船老大, 說道:“我的面子在雲貴大抵還有一些面子,在這長江之上,卻沒有了,你不要仗著我的面子,僅僅送幾尾魚就行了。”
劉文秀可不是一般人,他小時候跟著張獻忠南征北戰。做過很多事情,比如說做探馬斥候,內應。
李定國這樣的事情都做過,劉文秀也是自然。
故而他們並不是僅僅懂得打打殺殺的人,而是對當今世情,也是非常瞭解。在明朝的時候,這種檢查,根本就是大明官兵發財的大好機會。
不勒索一番,根本不可能。
劉文秀見水師官兵之後,就準備了大出血。只是萬我那沒有想到,回是如此的了局。
船老大說道:“主家有所不知,朝廷管控非常嚴厲。下面的人都不管亂伸手,特別是軍中最為嚴厲。剛剛開始的時候,他們連幾尾魚都不敢收,時間長了才僅僅敢收幾條魚,回去做羹。不管是銀兩還是銅板,一個也不肯收。”
“不過,說起了各地的稅吏就差了一截了。”
劉文秀問道:“如何差了一截?”
船老大說道:“這些稅吏們雖然也有一些從軍中退伍下來的老爺們。但是還有一些是舊人。他們在前朝伸手慣了,雖然陛下在西京登基的時候,大殺了一批。但是這才一年左右,就固態萌發了。不過,總就被之前那些人的下場給嚇到了,不敢多伸手。也不是揩油幾個銅板而已。就當是辛苦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