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明末求生記>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龍山之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龍山之戰 (2 / 2)

說時候,對袁時中來說,朝堂上的那一套,對他來說,比打仗好學多了。在羅汝才,羅玉龍父子兩代人,特別是羅玉龍在位的時候,可是大力削藩,但是對羅玉龍卻沒有怎麼針對。

這固然是羅玉龍知道事情要有輕重緩急。但也有袁時中的手腕。他對羅玉龍的種種作為大加配合,主動到了羅玉龍自己都覺得不得不安撫一下的地步,放他的家眷到鳳陽短住,探望羅玉龍。

也就是羅玉龍的這一個決定,讓袁時中全家逃過了南京一劫。原來在隨軍,後來安置在信陽,這一次出征之戰被安置在武昌。

經歷的越多,袁時中越發的沉穩,有一國重臣的鎮定,但是這種鎮定之中,也稍稍帶出來一些暮氣。每當考慮戰事,都要思慮萬全才會下手。但是戰場之上很少有萬全之策,於是乎袁時中的決策就有一點保守了。這種態度,在袁時中封王之後,越發明顯了。

一來他覺得富貴已足,已經到了謙遜保身的地步了。他不過一鄉間窮秀才出身,數年之內,身為王爺,在大夏之中,也不過數位而已。成為大夏權力核心層,他感激張軒的同時,也不想出什麼差錯。只要能保住這王位就足夠了,想來天下大定之後,論功行賞,在衛王上面加了一個世襲,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二來,他也知道伴君如伴虎。他已經是衛王,再往

上面,又能封賞些什麼?功高不賞,是一個什麼結局,他太清楚不過了。自然是不求功,也不求過了。

也幸好有金聲桓在。

金聲桓與袁時中比起來,兩人年歲雖然相仿,態度全然不同。金聲桓卻是一併銳利的尖刀。正是功名之心炙熱極了。特別是在金聲桓心中未必多瞧得起袁時中,覺得袁時中能有今日,不過是時運所致,他金聲桓如果有袁時中的時運,決計不僅僅是而今這個樣子。

金聲桓說道:“王爺,陛下已經數次詢問大龍山戰事如何?如何不急?”

袁時中說道:“打仗之事,張弛有度。這大龍山之上,不過數千人馬,山也不算險。如果想攻下來,卻也是能攻下來的。只是攻下來之後,會如何?”

金聲桓聽了,略略沉吟片刻,說道:“清軍決計不會讓大龍山在我手中。”

袁時中說道:“對。正是如此。”袁時中眼睛之中,精光一閃,說道:“我們要大龍山如何,只要決戰之日,大龍山在手就行了,這數日以來,山上的情勢早已談明瞭。而清軍屢挫我軍,士氣已驕。到時候,不過是一鼓而下的事,放心到時候,就是用你的時候。”

金聲桓聽了袁時中的算計,心中也有幾分佩服。

袁時中這樣做好處有兩個,第一不用與清軍在大龍山反覆廝殺,消耗兵力,第二,就是藉助清軍的力氣,修建好在大龍山的炮臺,不用他們多費工夫。要知道,大龍山雖然不陡峭,但是想將數十門重達千斤以上的紅夷大炮,運輸上去,也是一個問題。

當然唯一的問道,就是袁時中所說的一鼓而下,能不能行。

但是對這個問題,金聲桓從來不在意的。該因他已經觀戰數日了,對清軍的種種手段,早已爛熟於心,早已想好了如何應對。如果不是有信心,能一舉奪山,金聲桓也不會輕易請命的。

“王爺英明。”金聲桓恭維道,倒是有幾分真心實意。

袁時中正色說道:“金將軍,你現在好生看著,等用你的時候,決計不能出了差錯。”

金聲桓說道:“末將明白。”他答應一聲,就舉起千里鏡細細觀察,兩個人一陣不說話,似乎沉浸於對清軍陣地的觀察,至於為了他們的計劃,有多少夏軍士卒,都戰死在大龍山山坡之上。卻絲毫不在意。

“報。”遠遠的有一陣馬蹄傳來,說道:“東虜大營有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