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準備
桂林的局面到底進展到了那一地步,整個大夏陣營之中,也只有曹宗瑜最瞭解不過了。
而此刻曹宗瑜書房之中,燈火已經數日沒有熄滅了,白天與晚上對曹宗瑜來說,已經失去了意義。
無數文書幾乎要將曹宗瑜給淹沒。
這是曹宗瑜第一次獨自領兵。他雖然自信自己能夠做好,但已經非常細心,將各處的文書都必須自己過目才安心。對桂林方向的情況,更是一舉一動都不放過。
他駐紮梧州一來,一大半時間,精力都放在桂林之上。
雖然他與瞿式耜之間沒有大戰,但是各種千餘人的小規模交戰,卻是有過幾次。
曹宗瑜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瞿式耜用兵經驗雖然不足,但是勝在謹慎。很多時候,看上最笨的辦法,除卻強攻,還真沒有什麼辦法。而且焦璉與胡一青,也是猛將,他們這樣的組合,憑藉他手中的兵力,想要取勝,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曹宗瑜沒有輕易發動。
他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當他看見到從桂林傳來的文書之中,有遷都的字眼的時候,曹宗瑜就知道時機已經成熟了。他二話不說,立即派人做船往廣州報信。一夜之後,這一封書信就來到了鎮海樓。
張軒召集文武官員,讓鄭廉解說道:“桂林局勢有變,劉承胤與瞿式耜的衝突,近在咫尺之間了。劉承胤已經扛不住內外壓力,想要遷都,也就是協永曆西走。瞿式耜一定會阻止這一件事情的,說不等這數日之內,就要回桂林一趟。曹將軍認為,這是一個機會。”
張軒看過曹宗瑜的分析,他認為逼迫劉承胤做這樣的選擇,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貴州方面的戰事。
高一功所部在貴州之中,打的仗並不多,很多時候都是行軍而已。各地土司都搖擺不定。特別是高一功保證各地土司一切如故,不做任何改變的情況之下。貴州土司反抗的心思,也就淡了。
高一功正在一點一點的向貴陽進軍,雖然緩慢,但也看不出什麼阻礙來。
如此一來,桂林的戰略處境就危險了。
幾乎是兩面臨敵。快成為一個突出部了。
永曆的不安全感再次萌發。雖然知道劉承胤有幾分居心莫測,但是在遷都一事上,永曆並沒有反對,或許也是樊一蘅在川中大勝,張獻忠戰死之事給他莫大的勇氣。
如此一來,瞿式耜方面就被動了。
這也是瞿式耜一定要
回桂林的原因所在。
當然了,曹宗瑜在梧州以來,一直安守城池,安分守己,從不越雷池一步。即便是明軍幾次越境,曹宗瑜也不追擊。似乎是一個好好先生,也讓瞿式耜有幾分放心,他僅僅是離開前線數日而已。
想來不會出什麼大事。
“大將軍。”鄧和說道:“瞿式耜何時回桂林,已經弄清楚了嗎?”
張軒搖搖頭說道:“這一件事情,事關機密,怎麼可能弄的太清楚。”
他已經習慣了,太完善的情報機構,也不可能,弄到詳細之極的情報,即便弄到了傳到後方的同時,也失去了時效性。
“大將軍。”傅上瑞說道:“能否讓曹將軍剋制一下。廣東府庫之中,實在沒有多少銀子了。”
傅上瑞也知道,他在張軒的心中形象不好,本不該出來說話,但是他作為廣東巡撫,雖然很多權利都被張軒侵蛀了,但是財政來是握在手中,自從張軒入主廣州以來,廣東的財政狀況,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不絕於縷。
張軒做了很多措施,但也經不住大筆的開銷。張軒可以動用的,也就是湖南,廣東兩省的財力,但是當初湖南境內的戰事,打的比在廣東還激烈,現在湖南還要支撐高一功在貴州的做戰,甚至還要分攤一點,重慶之戰的軍費,實在是挪不出一絲半點到廣東來了。
不僅僅是張軒這裡,整個大夏的財政狀況都崩很緊。
從大夏定鼎江南到現在,幾乎無年不戰,無月不戰,就是有金山銀山,也打成落花流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