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高傑入京二
這滿眼繁華高傑怎麼都看不夠,他常年在北地征戰,所過之處,都是一片狼藉,一個村子一個村子的死人倒是見過不少。見南京的情況,心中暗道:“真不愧為兩京之地。
“爹。”高元爵說道:“陛下已經在京中為我家賜第了,等一會兒,就讓下面的人帶娘先去府中安頓,陛下在宮裡等著召見我們的。”
高傑聽聞羅玉龍要見他,心思忽然飛到了很久很久以前。
說起來,高傑當初與羅玉龍是見過面的。
只是那時候的高傑,在闖營之中,不過尋常小將,而羅玉龍也是半大孩子。只是萬萬沒有想到,一轉眼十幾年過去了。羅玉龍貴為一國之君,而自己也做到這個位置上。
心中不由的充滿感慨。
進入皇宮之後,卻發現宮室很是陳舊,雖然有很多修補的痕跡。但整體來說,並不算新。僅僅是乾淨一些而已。
如果按明朝修皇宮的水準,非百萬兩白銀才能將宮室修繕的像個樣子。但是羅玉龍有百萬兩銀子做什麼不好。怎麼會放這上面的。
高傑思路僅僅跑開一會兒,馬上就轉到眼前了。
高傑進了大殿之後,正欲行禮,卻聽一個身穿龍袍走過來,將高傑攙扶起來,說道:“高叔好久不見。”
高傑其實認不出羅玉龍了,畢竟上一次見面已經好多年前的事情了,而且何止是女大十八變,男大難道不是十八變嗎?只是羅玉龍與羅汝才為父子,在輪廓之上,還真有一些像父親的地方。
高傑一眼就能認出來。
此刻高傑心中倒是放下來了,他倒不是貪羅玉龍一聲“高叔。”而是感受到了羅玉龍的態度。
羅玉龍先是問了徐州一戰的情況。
由高傑這個當事人來講,分外驚心動魄。羅玉龍一時間似乎忘記了自己的正事,而是將注意力放在清軍身上了,問道:“高叔你覺得,東虜戰力如何?”
高傑剛剛已經好幾次婉拒高叔,這個稱呼了。羅玉龍執意以此表示親近,高傑也沒有辦法。只能生受了。他沉吟了好一陣子說道:“陛下,東虜不克力敵。對東虜當以守待攻。”
羅玉龍對這個說法不滿,但是沒有說出來,道:“何出此言?”
高傑說道:“老奴,黃臺吉兩代磨礪出的百戰精兵,可謂天下至銳。當初潼關之戰,就數百士卒從山上衝擊闖王大陣,並將之動搖。臣與之對陣,更是見百餘人,乃是數十人,敢陷陣者,可謂一往無前。”
“臣收集全軍上下,如此輩者,不過萬餘精卒。而清軍八旗大抵皆是如此。”
“徐州之戰,如果沒有衛國公的相助,臣不敢保證能全身而退,而且八旗士卒即便敗退的時候,也不見一點潰散之處,臣尾隨觀察,毫無機會。”
羅玉龍說道:“高叔,你也太長他人氣焰,滅自己威風了。先帝帶三尺之劍,為民請命,以至於今日,曹營士卒,天下精銳,人所共睹。朕雖不肖,也不敢失先人之望。東虜固然厲害。一挫於襄陽,二挫于徐州。可見大夏精兵,不弱東虜。”
高傑聽到了羅玉龍心中的不滿。他也沒有什麼反駁。他對夏軍的實力的確沒有多大底氣,他見過的夏軍各部,都談不上夏軍真正的精銳,比如他接觸最的的夏軍,就是袁時中。
但袁時中本身就是曹營旁系而已。
高傑說道:“陛下英明,卻是臣老了。臣戎馬半生。早年受傷嚴重,每逢秋冬之際,傷口就痛楚難當。已經不堪重任了,淮東一鎮,乃京師屏障。卻不能寄予臣這樣老朽之手,請陛下恩准,臣回京修養。另遣良將,接管淮東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