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李過突圍
“尚有何督師在贛州城中,賊人不可從江西而來,只需堵湖南一端。就容易的多了。”
紹武聽到了何騰蛟的名字,臉色變得難看起來,說道:“如此甚好。”
對於隆武之死,紹武最不能釋懷的,就是何騰蛟了。隆武對何騰蛟之倚重,可謂深矣,維持在馬士英之下,何騰蛟又是怎麼回報的。
事已如此,紹武明知道自己不該再糾纏前過,應該努力整合明廷的力量,但是一提起何騰蛟。紹武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思。
所以不要說廣州的兵力在面對桂林的時候,已經無力北上救援贛州,恐怕即便是有能力救援,在紹武這裡,也會被一一否定了。
只是他並不知道,這個時候贛州城之中,變故突生。
李過與章曠蓄謀已久的突圍之戰,終於打響了。
上次李過與章曠商議過後,章曠就頻繁的派士卒夜襲,規模不大聲勢不小。
張應元攻城不下,只能被動應付。但是即便如此。章曠的舉動也可以說是得不償失。
原因無他,正章曠手中,能夠夜襲的精銳人馬,並不多了。
並不是拉出一個士卒,就可以打夜戰的。非精銳老卒不可,明軍數敗之下,這些精銳老卒本就不多了,再用來夜襲。更是折損不少。
且張應元也不是傻子,前幾次夜襲,章曠還有一些收穫,但是之後的一些行動,則就沒有什麼好運,損兵折將不說,還沒有什麼收穫,甚至連城中僅有的一些士卒計程車氣也都動搖了。
很多士卒都拒絕出戰。
這樣下去,士氣都要崩潰了。
不過,章曠卻並不在意。因為他在意的並不是這個。而是別的。
贛州府的下水道之中。準確的來說是福壽溝之中。
福壽溝是宋代劉彝在孔宗翰之後,為了抵禦洪水所修建的下水道。與贛州城牆相互配合,讓贛州城千年以來,幾乎沒有水患。甚至在現代還發揮著作用。
不過,再好的下水道,也是需要人維護的。
明末戰亂頻頻,朝廷又是大規模的財政危機,中央財政從地方不斷抽血,貪官汙吏一個吃的肥頭大耳的,但是基層的財政幾乎是捉襟肘見。
這樣的情況之下,下水道不被維護,也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而章曠這一段時間,就在做這一件事情。
要知道福壽溝規格很大,能容一人一馬並行,甚至某些節點還能多容納幾十人。
為了排水問題,福壽溝很多地方,潛出了贛州城牆之外。
不過章曠一一排查之後,發現大多少福壽溝,可以容納士卒行走,但是想透過大規模軍隊,卻是不要多想了。
唯獨有一條,似乎在修建的時候,就考慮到這個問題了。在兼顧排水功能的時候,也有意擴大的規模,能讓士卒魚貫通行。而且更為重要的是。福壽溝並不是全程都在地下的,而是時伏時潛,依據地勢而行。很多暗溝出了贛州城之後,潛行一段距離之後,就變成了地面上的明渠了。
唯獨這一條溝,出來城南數里之後,才冒出頭來。直接匯入貢水之中。
數百年過去了。北宋年間修建這一條暗道的目的,已經不可考了。
但是在章曠發現其有運兵的可能性的時候,就立即打起了突圍的主意。
其實章曠剛剛開始的時候,也想過繞到張應元大軍後面給他一擊,畢竟李過的騎兵還是相當有戰鬥力的。
但是很快他就打消了這個計劃。
首先張應元守衛嚴謹,幾乎沒有什麼破綻在,畢竟張應元是百戰之下,打下來的。縱然能小挫對手,也打不了大勝仗,這樣一來,他們想走也不大可能了。
這一條暗道,畢竟只能用一次而已。
還有,贛州城中士卒計程車氣越來越低。守守城還可以,擊破張應元所部,還是不要多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