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家書
老杜有云:“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而高一功與高夫人分開,又何止是三月。其中發生的種種事情,又何止能以“烽火”兩字概括。高一功四處打聽高夫人的訊息,也僅僅能得到一些模稜兩可的訊息。其中真真假假誰能知道。
此刻僅僅是看見高夫人的字,沒有看書信內容,已經有幾分忍不住了。
開啟一看,卻見上面寫道:“吾侄安好,無以我為念。甲申分別之後,不過年餘,然事事紛擾,物是人非,吾雖為李家之婦,然亦為高家之女。汝姑父之死,不過長輩之恩怨,不牽連於汝等。婦道人家,不諳兵事,汝所作所為無慮於我。唯有善自珍重,保全身體而已。”
書信不長,高一功看過很多遍,但是仍然放不下來。
他看到書信最後,有很多墨點,也就明白,姑姑其實還有千言萬語要說,但是這書信是用來做什麼的,她自然也知道,並不是尋常家書,這些自然不能多寫的。
但是即便如此,也透漏出一絲讓高一功投降的意思。
這讓高一功心中更是難過。
如果天下間有誰比李過更想給李自成報仇的話,那就是高夫人了。
高夫人與李自成相互扶持十幾年,難道感情之深,還沒有李過一個侄兒深嗎?只是高夫人想的更多而已。
夏朝善待她,不僅僅是為了她一個未亡人。而是為了闖營殘部。她如果做出什麼事情來,影響的不僅僅是她知道,還設有更多的闖營子弟,包括高一功與李過。
高夫人與夏朝的合作態度,其實張軒招降高一功的前提,如果高夫人與夏朝水火不容,闖營曹營之間,一點緩和的餘地都沒有,張軒也就不想這一點了。
死的人死了,活的人還要活下去。
高一功也很明白,李自成當初在襄陽做的事情,太不地道了。羅汝才臨死殺李自成,並沒說什麼理虧的地方。
高一功揣摩了這一封書信良久,似乎要揣摩出高夫人當初寫這一封書信的所有心情之後,才算是放下來了。
馬光玉說道:“將軍,我大夏求賢如渴。鄭國公跟我說了,只要將軍願意投誠,鄭國公保證你與他平起平坐,最少封國公之位。而今的局面,南明小朝廷根本不行了,將軍即便不為自己想想,也要為兄弟們想想。”
“兄弟們打了半輩子仗了,
什麼也沒有撈到,而今只要投降夏朝,各級將領想打仗,都可以在戰陣之上,搏一個封妻廕子,不想打仗了,軍中也有授田,可以回家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小日子。也算是給大傢伙一個交代。”
“而高夫人在武昌等著將軍您。難道將軍您不想與高夫人團聚嗎?”
高一功聽著馬光玉所說的條件,已經有些心動了,如果馬光玉先於文安之進來,說不定他就答應下來。而如今他不得不陷入沉思之中。他並不擔心張軒開出的條件有問題。
高一功相信夏朝的信用,但是很多事情都在信用之外的。文安之所說的話,就好像是一根刺插在心上,之前不去想,還沒有多在意,但是此刻卻繞不過了,只有一想,就越發覺得拔不掉了。
“代我謝謝張軒的好意了。”高一功說道。
馬光玉大吃一驚,他不知道高一功為什麼這樣選擇,他剛剛說下面的人如何,裡面已經隱隱約約有幾分逼宮之意了。不敢再說狠話,唯恐有反作用,而且高一功在馬光玉心中還是有些積威的。他說道:“將軍,鄭國公也讓我帶給你幾句實話。曹營吞併闖營餘部,是大勢所趨,天下義軍匯聚於一,也是無可更改的,曹營為了安撫闖營軍心,定然要在闖營之中選拔一兩個將領,進入曹營高層之中。”
“這個位置本來是李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