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過當時就想殺了他。
如果不是馬鑾為了保證岳陽軍的凝聚力,出面保下了張先壁。此刻的張先壁,就已經身首異處了。
在鬼門關走了一圈,張先壁不恨李過,不恨馬鑾,卻恨黃朝宣,他不恨黃朝宣投降,他恨黃朝宣投降之後,也不給自己捎一個信。
大概是愛之深,責之切。
此刻的張先壁不甘心自己在夏軍的地位在黃朝宣之下。所以要趁著他在明軍之中,還有一點影響力的時候,多做一些事情。
而且他也看得出來,岳陽軍來勢洶洶,其實都是虛火而已。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但是打勝仗,並不僅僅是勇夫就行的。更需要是一支軍隊平時的訓練,平日裡鬆鬆垮垮的,戰事給足了銀子,激勵起士氣,也不過是打一針興奮劑而已。並不說給了錢,就能從渣渣晉升為王者的。
而曹宗瑜固然看不起王龍部下的戰鬥力。
但是在張先壁看來,王龍部下的戰鬥力也不錯,最少已經將重金激起的虛火,給消磨的差不多了。
不能與張軒部下精銳相比,但是也在水平線之上。
一盈一缺。在張先壁看來,馬鑾所部的戰鬥力
已經達到頂峰了,接下來就要衰退了。正是出擊的好時候。
張先壁也知道,凡是並沒有萬無一失。但是當兵吃糧,都是將腦袋繫到褲腰帶上。張先壁一路征戰下來,也遇見過不知道多少次險情。
他早就不在乎了。
相比之下,曹宗瑜對明軍馬鑾部的瞭解就差了一層,心中暗道:“讓他去打一場,即便有所閃失,我手握萬餘士卒,也有挽回的機會。”
一想到這裡,曹宗瑜說道:“好。既然張將軍有此心,我又怎麼會不成全?我為張將軍壓陣,請張將軍放心。一旦有危險,我隨時支援。”
“多謝將軍。”張先壁說道。
事不宜遲,張先壁一等曹宗瑜答應下來,就立即行動起來。
張先壁所部越過曹宗瑜所部,衝了過去。
張先壁打仗還是有些水準的,雖然比不上曹宗瑜所部,但是在明軍的標準之中,也稱得上猛將來了,否則當初縱然有地利因素,也不會在許都的猛攻之下,堅持兩日。
張先壁帶著百餘騎兵,這是他能收攏到所有騎兵。就後面大隊人馬,全部拋下來,在戰場上掠過,大聲喊道:“張先壁在此,誰敢擋我?”
即便在後面的曹宗瑜看來,也覺得張先壁有幾分英雄氣。
不過,張先壁這樣做,也是有底氣的。他的底氣就是他在馬鑾軍中的影響力,馬鑾是文官,岳陽軍的訓練很多時候都是張先壁主持的。
大多數士卒都認識張先壁。
他們很多人都知道,張先壁已經成為敵人了。
但是知道是一回事,親眼所見又是另一回事。此刻見了,昔日的上司變成敵人了,很多地方不由的有些騷動。
當然了,馬鑾軍中也不是人人服他,有人衝過大喝道:“叛國逆賊,拿命來。”
張先壁定睛一看,立即認出來此人,此人姓馬,與馬鑾是一家人,似乎是貴陽馬加旁支,倒是有幾分武勇,仗著與馬鑾的關係,與張先壁早有衝突。
張先壁一直隱忍,此刻見了,不怒反笑,大喝道:“馬家小兒,不想今日還能在這裡見到你,真是天助我報仇,拿命來吧。”
張先壁一拉韁繩衝了過去。
說實話,張先壁的騎術並不是太好的。比起羅岱等人,要差的多。騎戰之法,也並不是太精通,他畢竟是雲南人,而不是九邊人,精通的是山地作戰,而並非馬戰。
不過,馬家也是貴陽人。他們同樣不精通這些,算是相互抵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