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
要知道曹宗瑜並不是沒有與王龍合作過。王龍當初的騎兵也算是一支勁旅。
但是如今的局面,卻讓曹宗瑜失望了。
其實這也怨不得王龍,王龍當初領的都是騎兵。即便擴軍,王龍也不捨得將騎兵中打散擴編,故而王龍擴編計程車卒大多都是明軍降軍,不過是從馬隊之中抽出不少軍官過去而已。
王龍一直在杭州駐紮。擴軍的時候,自然也多徵召江南人士。
固然很多人有地域偏見,說江南人不能打。但是浙軍大名也是天下聞名。當然了,反過來說,這種地域偏見,並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的。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可見杭州之繁華。人生活質量好了,拼命的心思就小了。而戰事本身就是一個拿命去拼的事。
相比北地寒傖來說,江南的公子哥不願意拼命,也是理所當然的。
縱然加以整頓,但是戰鬥風格偏軟,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只是這種內情,作為一直跟著張軒,從崇禎十四年打到武興元年,幾乎一直活動在戰場之上,從來沒有聯絡休息過三個月的曹宗瑜。不能一下子理解的。
只是理解可以放到後面,但是戰事卻並不能有一絲的猶豫。
曹宗瑜立即下令準備出擊。
他信的過自己的部下。
“將軍,末將請戰。”張先壁已經找過來了。
曹宗瑜說道:“張將軍,你昨日已經戰了一場,今日就壓陣吧。”
張先壁說道:“將軍請聽末將一言。末將之前久在岳陽軍中,知曉岳陽軍內情,岳陽軍中皆是屍餐素位之人。末將與之相熟。末將定然勸他們棄暗投明?”
曹宗瑜皺眉說道:“戰爭之上,刀槍無眼,張將軍此言當真?”
並不是曹宗瑜不相信張先壁,而是臨陣勸降,讓曹宗瑜覺得就是笑話。
一個人或許是一個理智的生物,但是一群人卻未必了。
戰場之上,都是以刀劍說話的。很多時候殺紅了眼,投降都不接受。當初義軍與官軍之間藕斷絲連,也不過是除卻打仗之外,互通有無,做些勾搭而已。打起仗來,從來沒有說誰玩花樣的。
因為誰也不相信誰?戰場之上一不小心,就是身首異處的下場。誰會一邊打一邊勸降。
張先壁說道:“末將敢立軍令狀。”
他敢這樣做,並不是沒有把握的,他的把握就是他對岳陽軍的影響。張先壁雖然因為黃朝宣被牽連,地位一落
千丈,以至於淪為守岳陽的棄子。
但是之前,卻很被重要,幾乎是岳陽軍中僅此於馬鑾的第二人,而且馬鑾也知道自己在兵事之上,不能算是高明,故而在很多事情上,都倚重於張先壁。
從張先壁一開始鎮守至關重要的城陵山就可以看出來。
雖然現在已經成為敵人了,但是影響力並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消除的。他城也獻了,投名狀也投了。
又聽說黃朝宣成為圍攻長沙的一員重將,地位還在自己之上,心中難免不忿。
對,張先壁與黃朝宣這個兩個互相扶持的好兄弟,好朋友,現在有了很深的心結,特別是張先壁的心中。
他們兩人是同鄉,又一起先後在傅宗龍,宋一鶴麾下做事,在互相扶持之下,好幾次死裡逃生。
關係不可謂不厚。幾乎要一個頭扣在地上,結拜當異性兄弟了。
但是張先壁深刻的瞭解到,什麼叫做傷害你最深的人,就是你兄弟了。南津港一戰,黃朝宣做了最利於他的選擇。
打都並不打,投降了。
這投降,讓他在夏軍之中平步青雲。但是他沒有想過張先壁嗎?
事發之後,張先壁並不知道內情,拼命為黃朝宣辯護,也因為這些辯護成為他是黃朝宣一黨的重要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