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
從襄陽城往南,地勢漸漸的爬高,但是在距離峴山前兩三百步的距離,陡然提高。
這兩三百步的距離之只有左右兩條山道,當然還有後山一條小道。
後山小道延綿到峴山深處。
而左右小道,也是人踩踏出來,峴首峰之上有不少名勝古蹟。也是踏青聖地。
但是峴山也不是多高的山峰。
沒有道路並不說不能登山。
不過,山坡比較陡,在在無數大小炮口之下。更是艱難。而左右兩條山道,並不是多寬敞。大隊進攻,根本無法展開。
也就是這樣,只能容納數千人規模的戰鬥,更多的戰鬥其實都在外圍展開。
限制對方投入戰場的能力。
張軒知道這一戰,艱難之極,故而為了激勵士氣。張軒這一次也將本陣立在襄陽城南一里左右。
張軒一身金甲,在日光之下,燁燁生輝,可以說騷包之極。在戰場之上,這就是一個活靶子。
這樣的事情,張軒一般都不會做的。
但是此刻,張軒終於明白一個將領的責任,他就是一個靶子,必須讓所有士卒都看得到。
因為自己是所有士卒信心的源泉。他無從躲避,只能賭上自己的性命,賭自己的命大,賭山頭之上的準頭不行。
張軒如果顯眼,也成為了孔有德的主要目標。
一聲呼嘯。
一枚炮彈遠遠的打了過來。與張軒的大旗擦肩而過,硬生生的在這面帥旗之上,扯下塊。
帥旗之上,兩側有兩道小字。
一排是“大夏鄭國公。”另一排是“鎮南將軍張。”
張軒抬頭看看,說道:“繼續向前。”
張軒此言一說,身邊的人為之一動,紛紛勸到:“國公千金之體,不能再向前。”
張軒說道:“無妨。你們沒有看出來嗎?”
樓磊目光一動,似乎發現了什麼,說道:“國公您的意思是,這些紅夷大炮不能及近。”
“對。”張軒說道。
這僅僅是張軒猜測,他在這裡站了一兩刻鐘了,看著夏軍漫山遍野的衝了過去。
他發現了城頭之上,很少用紅夷大炮對下面轟擊,多用小炮。反而多用紅夷大炮轟擊城牆。
將城頭上計程車卒壓制的抬不起頭來。
兩處火力有明顯的差距。
張軒估計是因為紅夷大炮的角度問題。
紅夷大炮很重的。最少千斤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