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嬌也說道:“就讓哥哥來吧。”羅玉嬌或許沒有張軒想的那麼多,但是而今的局面,就是羅玉嬌再不想相信,也不得不知道,是該預備後事的時候了。而預備後世,羅玉龍這兒子不在,那是什麼話。
羅汝才沉吟一會兒,說道:“也好,改武昌為西京,令玉龍帶浙兵西進,坐鎮武昌,整頓大軍後勤。”
雖然羅汝才帶著了南京不少兵力,但是以南京為中心,羅玉龍的控制之下,依舊有十幾萬大軍之多,此刻也能是抽調數萬西進了,而且長江航道在此,運輸糧草物資,還是很方便的。
張軒這才鬆了一口氣,又與羅汝才說了一會兒話,羅汝才又沉沉的睡了過去。
張軒這才有什麼關注各方情報。
首先一個情報,就讓張軒為之一震。張應元與隆武交戰了。
雖然戰事並不激烈,但是張應元卻特地表明,明軍之後,有很多兩廣士卒。而且有一些軍隊在贛州匯合,似乎明軍有兩個方向進攻南昌的計劃。甚至岳陽方面也有異動。
張軒手中的情報不足,不知道這是隆武大舉反攻的徵兆,還是虛張聲勢。甚至一部分是虛張聲勢,一部分是真實的。
不過,隆武的動作。
有力的牽制住大夏的兵力,張軒之前心中還存了從南邊調兵的可能,而如今不往南邊調兵就不錯了。單單是這個情報,張軒就覺得羅玉龍不得不西進了。有羅玉龍鎮守武昌。張軒心中底氣就更足一些。
還有一個訊息,卻是好訊息了。
袁時中從汝寧派遣袁時敏入隨州。
大大加強了隨州防禦。準備匯合隨州人馬繼續西進,與曹宗瑜在棗陽城下匯合。
如此一來,張軒對棗陽戰場就放心多了,縱然阿濟格有三頭六臂,也不可能從隨州東進了,防線的缺口也彌補了。甚至張軒覺得棗陽城下的軍應該撤下來一部分支援襄陽。
不過,張軒隨即想了想了,還是放棄了。
原因是李汝桂給他帶來的教訓太深了。
可以說,張軒現在的戰略被動,都是李汝桂之死的後遺症。棗陽畢竟不是襄陽,襄陽有堅城可做憑依,棗陽那邊就弱了一層了,還是多留下一些人馬,才能安心。
張軒沉思片刻,立即給袁時中寫了一封書信。
感覺袁時中派兵支援,但是卻申明襄陽之戰的情況,以拖待變,真正重要的地方,是清軍的糧道。
而清軍行軍千里,糧道本就不寧了。張軒還建議,袁時中在河南大舉反攻,摧毀清軍的後勤體系。這樣讓清軍不戰而退。
寫了這一封書信之後,隨即以羅汝才的名義,下令袁時中反攻,許其河南總督,便宜行事之權,河南大小官員,先斬後奏。
張軒對袁時中能做到什麼地步,也不是太明白的,只是河南本就夠亂了,這種亂,隨著闖營崩潰,清軍的進入,更加亂起來了,他再填上一把火,那也是自然而然的。
處理了這些事務之後,張軒拿出襄陽城之中的奏報。
這是眼前最重要的事情,他草草一看,覺得襄陽城雖然被圍了,一時間還能穩得住,即便清軍大舉圍攻,也不是十幾日能夠打下來的,張軒有的是時間。雖然樊城再次失陷,清軍從襄陽南邊逐步逼近襄陽城垣。但水路還沒有被截斷,在張軒回到宜城之前,羅玉嬌就緊急運輸一批物資進了襄陽城。
現在還在持續運輸之中。
為襄陽城持久作戰,做準備。
不過張軒在戰報之中,也發現了襄陽城之中的兩個大隱患。也是楊承祖與多鐸交戰的關鍵,一個是漢水水道的問題,另一個問題,就是襄陽城南四里外的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