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明末求生記> 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 (1 / 2)

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

漢水水道的問題,不用多做解釋。

可以說不斷絕漢水,清軍根本無法做到圍困襄陽城。所以清軍正在積極的想辦法,截斷漢水,阻擋宜城與襄陽之間的聯絡。只是周輔臣也算鍛煉出來,雖然與鄭芝龍麾下諸多水戰名將相比,還有些稚嫩。但是與清軍相比,就老道多了。

周輔臣竭力阻止清軍截斷水路的行為,一時間這裡還沒有問題。

但是峴山卻是一個大問題。

因為峴山距離襄陽城太近了,僅僅只有四里。紅夷大炮架在峴山之上,就可以直接轟擊城頭,甚至城中。

對軍心士氣打擊太大了。

想要攻襄陽,不可不攻峴山。當年宋元交戰之時,峴山更是雙方交戰的要點。從古到今都是兵家征戰之所。

比較有名的,就是三國演義之中,伏殺孫堅所在之地。而且隨著火炮的發展,峴山對於襄陽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重了。甚至可以說,天下之重在襄陽,襄陽之重在峴山。

峴山不守,則襄陽難守。

張軒看到的,楊承祖與多鐸不會看不到,雙方已經在峴山周圍盤兵窩馬,一場圍繞著峴山的大戰,雖然都可能爆發。

不過,張軒並不是多看好楊承祖的。

比較張軒在大洪山上已經領教過清軍八旗的勇悍。如果僅僅是守城戰。張軒對楊承祖有信心,但是現在圍繞峴山可不僅僅是一場攻山戰,峴山本身展開不了多少人馬。

張軒擔心的是,楊承祖因為峴山,不得不出城一戰。

只是張軒再怎麼擔心,也只能微微一嘆而已。即便現在情況如何危機,張軒一時間也幫不上忙,他所能做的僅僅是相信楊承祖而已。張軒越發覺得,戰事越來越大,張軒充其量僅僅是一個組織者而已,真正決勝還是下面計程車卒。

一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他真想不明白,如韓信這般名將,是怎麼做到的,帶一些無賴就能屢戰屢勝,戰無不克。他只能嘆息,能者無所不能,在軍事上,張軒所能做到的幾乎是極限了。

就在張軒遙想襄陽城的時候。

武拜已經回到了多鐸大營之後,將在宜城的情況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多鐸詳細詢問一番,說道:“張軒回到宜城?”

“正是。”武拜說道。

多鐸本能的感覺到一絲不對勁。

羅汝才也是老將了,宜城也有數萬人馬,還有水路支援,攻有不逮,但是守卻有餘,至於這麼快的將張軒召過來嗎?

不過,這一絲疑慮,多鐸並沒有多想。

而是隨即看向峴山。

其實峴山並不是一座山,而是一座不小的山脈,有襄陽三峴的稱號,不過,此刻多鐸關注的重點,就是襄陽城西南方向的一座山,山頭距離城牆不過數里,居高臨下。最為重要。

多鐸來到襄陽城下第一眼就看中了這個地方。要在此山之上,安營紮寨。

但是楊承祖也不是白給了,如此要地並非沒有鎮守。

因為以袁宗第,李過等人為首的闖營殘部,在兩次樊城爭奪戰之中,損失慘重,特別是多鐸打過來這一次,原本的樊城關在尚可喜撤退的時候,被拆的乾乾淨淨。

李過在樊城舊址上,重新修建城池。但是地基還沒有打下來的時候,就遇見了清軍突襲,又是一場敗仗,還好有周輔臣接應。才算是渡過漢水,撤回了清襄陽城之中。

這一戰,也可以說是楊承祖與多鐸大軍第一次接觸。

多鐸聽了武拜的話,也沒有多說。想將這件事情放下來了,說道:“召集諸將來此議事。”

“喳。”一人說道。

不過片刻,清軍各部都到了。

多鐸騎在馬上,說道:“前日我派人入城勸降,卻不想被賊人割鼻而還,他們既然不識抬舉,就休怪我手下無情,今日一戰,開城之後,十日不封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