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陽邊忙邊聽老爺子說著。
只是——
江陽越聽,腦海裡越浮現出一個故事。
《窩頭會館》。
這是一部非常經典的話劇。
有多經典呢?
說相聲的老郭攢了個局,帶著徒子徒孫們跨界話劇,排了一部粉絲們號稱要拯救話劇行業的大劇,這部話劇就叫《窩頭會館》。
當然。
江陽記憶中的《窩頭會館》是人藝版的。
他在乾杯網上偶然翻出來的,津津有味兒的看過一遍。
後來。
他聽說老郭翻排這部話劇,就又去溫故而知新了一遍人藝版。
現在洪老爺子說的彌勒佛,鬥蛐蛐兒啊,話劇裡有相似橋段,勾起了江陽的回憶。
這部話劇大概是說,在解放前京都衚衕裡,有一院子,名叫窩頭會館,裡面住了四個家庭,一個賣滷煮的;一個賣狗皮膏藥的;一個是房東苑大頭,兼賣鹹菜和酒;還有一個前房東,在賣房給苑大頭的時候耍了個心眼,得以在窩頭會館免費長期住一間房,這前房東最喜歡的就是鬥蛐蛐兒,還有就是聽苑大頭向滷煮和狗皮膏藥的催討房租。
這前房東也喜歡把蛐蛐兒命名為軍閥的名字。
還有——
滷煮和狗皮膏藥的兩家也喜歡掐,一個在門上掛一耶穌,一個就掛一彌勒佛,最後逼的苑大頭把關二爺請過來放院子裡,好鎮得住場面。
“……人家玩的那叫一個地道。”
就在洪老爺子繼續說著,江陽還在回憶時,伍修和洪山進來了。
“爸。”
洪山打斷他家老爺子,“你又在這兒吹什麼呢。”
洪山現在是真怕了他家老爺子。
整條衚衕要是票選最討厭人的話,他家老爺子絕對遙遙領先。
這讓老太太們討厭還好,反正他已經娶到老婆了,不怕大媽們嚼舌根了,但要在老闆這兒刷了負面,洪山可真在樂隊裡不好抬起頭做人了,因為貝斯手在樂隊本來就不好做人:鼓手敲錯了,生氣瞪著貝斯手就行了,吉他手彈錯了,也生氣瞪貝斯手就行了。
他希望老父親多體諒一下貝斯手的如履薄冰。
然後——
他就讓洪老爺子把板凳讓出來,“讓我坐會兒,你血糖高,多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