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修到南京?”朱由檢皺著眉頭看著眼前的馬士英。
“是的,陛下。自從京城到天津的鐵路通車之後,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火車的便捷。使用火車運輸,大大節省了運輸成本。修鐵路,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兒啊!”
“眼下國庫空虛,從京城到南京近兩千裡,你可知一里鐵路的造價是幾何嗎?”朱由檢覺得馬士英腦子可能不太正常,這是讓他學楊廣啊!光是從京城到天津這一段就花了他四百萬兩銀子,合下來一里鐵路一萬多兩。從京城到南京,近兩千里路,加上沿途的橋樑,隧道,下來就是個天文數字。誰他媽有錢修?
“臣略有耳聞,但陛下不用擔心。臣倒是有個不成熟的想法。”
“哦?說來聽聽?”
“臣也是從修水泥路的招標一事上得到的啟發,既然修水泥路可以招標,修鐵路自然也可以招標。把鐵路分成若干段,吸引有實力的商人前來投資。等鐵路建成之後,給他們些好處即可。”
朱由檢挑了挑美貌,好像品出什麼味兒來。
“什麼好處?”
“鐵路使用權。”
喔,原來在這等著呢。
“那朝廷就一兩銀子也不用出?”
“不用出。”
“這些商人傻了嗎?”
“這...”
“卿先回去吧,朕會認真考慮的。”
馬士英走後,朱由檢陷入了沉思。
他在想到底有沒有必要修建這條鐵路。京城到南京有京杭大運河,貨物運輸可以走水路,雖說慢了點,但至少比馬車拉著強。不過馬士英的話倒是給了他啟發,後世集資修建高速公路不是什麼稀罕事兒,他擔心的是這些江南豪商不受控制。
馬士英此番越過範景文來求見自己,背後一定有人。這些人嗅覺靈敏,估摸著是想在這件事上分一杯羹。馬士英這個人能力是有,就是官癮大了點。
這時,王承恩走了進來。
“萬歲,剛剛收到訊息說,劉香已經到達了松江府,不過,與當地的衛所官兵發生了衝突。說是對方朝他開炮,不讓他登陸。”
聞言,朱由檢皺了皺眉頭。
“年前不是已經下過命令了嗎?難不成到現在還沒送到?”
王承恩沒說話。
此時的劉香確實很鬱悶,年前從陛下那得了私掠證,把他高興的一路上合不攏嘴。回去之後,立馬召集手下的弟兄,把這個好訊息傳達給了他們。
下面的人也很高興。
再也不用擔心出海的時候遇到鄭芝龍了。
想到往後美好的生活,一群弟兄們恨不得把劉香供起來。
可劉香一說皇帝要求他們搬家,他們的臉瞬間又垮了下來。若能安慰度日,誰又願意顛沛流離。
於是意見分成了兩派,一派支援遷移,這些大多是長期在海上漂泊,沒有牽掛之人。
一派反對,這些大多有家有口有產業,一時接受不了背井離鄉。
劉香不斷地做著這些人的工作,希望他們能夠跟自己一起去上海。還承諾了不菲的搬家費。沒辦法啊,都不願意跟他的話,他去了有什麼用,船誰開?仗誰打?私掠證,被人掠還差不多。
在他的努力下,願意跟隨的有三千多人。
過完年,挑了個好日子,焚香祭祖後,劉香帶著人起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