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龐大的工程體系中,人工智慧可以帶來生產力倍效應。
但是沒有人類實時將系統執行中的問題進行排除,單單超大規模中的墒值提升,就能讓整個建設停擺。
“頒佈法令,所有人每個月必須向生育中心提交一份遺傳基因,轉運到成土後,由教育中心統一培養。”
負責成土生育工作的青青青綠聞言皺眉道:
“這不合適吧?
現在我們整個成土星所有人的平均修為是練氣八重。
每個月一份遺傳基因的提交,對他們修為有一定的影響,可能會導致全體修為的倒退。
並且,這樣的安排可能會引起不少的抵抗思緒。”
肖隱聞言沉默良久幽幽道:
“以反物質為驅動力的超光速飛船快要落成了吧?
等飛船落成,宋宗主就要出發了吧?
如果沒有足夠的數量與武裝,我們能守住目前四個星域麼?
更別提後面的擴張問題了。”
“開放一個新的生育獎勵策略吧。
每一份遺傳基因的提交,都可以兌換百年的壽命。
這樣那些修行無望的人,單單向延續生命,就要拼命生孩子。
並且現在有了培養工廠,和集中式的教育中心,也不需要他們承擔養育責任。”
青青的提議讓肖隱想了想後便點頭同意了下來。
修為高功德高的人不願意生孩子,那就別怪修為低的人本身壽命有限,並且在他們現在設計的線粒體修復技術中,基本上等價了他們的工作時間。
有了這個政策,那些修為低的,甚至沒能入道的,肯定死命的提交。
畢竟修為不夠,這東西不提交,留著就只能等它鈣化結石。
“現在反物質開採量怎麼樣?
星門的研究有進展了麼?”
一旁的青赤皺眉道:
“反物質開採量已經達到了年產萬噸的收集量,但是根據恆星電子泯滅模型,我們只能對恆星表面聚變中,產生的正電子以單極力場進行吸附。
效率值只佔矩陣面積內恆星釋放總量的0.1%吸附率。
星門方面隨著暗能量場和反物質場進行復合場模型完善,已經能夠實現了小質量體的短距離轉移,超大質量的轉移還在驗證。
只是這種技術只能以心學進行建設,進度太慢了。”
“新的反物質飛船設計飛行速度是多少?”
“三倍光速。”
肖隱聞言無奈的搖了搖頭。
“太慢了。
整個銀河系直徑十六萬光年,不能突破星門技術,就算我們將周邊四個星系全部開發後,再次的擴張,都需要上百年的時間。
單單一個第三懸臂,可能我們一輩子都無法跨越的距離。
就算突破了星門技術,每一個星門座標的定位,都需要人類真實的跨越星空,需要領航員在整個文明勢力範圍外,為整個文明的前進做出指引。
可能我們永遠都看不到銀河系中心的那一天。”